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授挂职中小学副校长如何挂出实效

发布时间:2019-12-19 作者:吕建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为提高师范人才培养质量,合肥师范学院出台了《选派优秀教师到中小学进行挂职交流的实施意见》,决定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到中小学挂职副校长,真正参与到中小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师资培养等各项具体工作中,要求挂职教授常驻学校,参加学校的行政办公会,重点协助推进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并深入到一个教研组或年级组,参加教研活动和各类综合实践活动。

如何在服务基层学校的同时,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质量?合肥师院选派教授挂职中小学副校长的做法是很好的尝试。但在为其创新之举点赞之余,还不免有些担心:这些教授会不会水土不服、不接地气。笔者认为,师范院校教授挂职中小学校副校长要挂出实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下得去”。农村教育是最需要“补血”、最需要雪中送炭的教育洼地,同时也是师院教授们积累研究素材、开展教育研究的良田沃土。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应该成为教授们的首选。至少要到乡镇中心学校挂职,才能真正触摸到中国教育的时代脉搏。课堂是教育最重要的发生地,教授要经常上课、听课,关注教师、学生两个重要群体,采集原生态的课堂教学信息,体验基层学校教师教学生活,帮助基层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其专业成长。

二是“看得起”。来挂职的教授在薪酬、学术水平等方面有优势,这些优势很容易展现在基层学校教师面前,让基层教师产生心理落差。为此,教授要主动克服“客人”意识,跟基层学校教师打成一片。要尊重基层教师的原创性劳动,当好领导、老师,同时也要当好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塑造基层教育“自己人”的形象。

三是“坐得住”。虽然要求常驻学校,但因为管理主体并不是基层学校,挂职教授很有可能来去匆匆、蜻蜓点水。因此,院校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挂职教授的管理,避免“两头不见影”;教授自身也要形成“坐得住”的行动自觉,潜心基层,履职尽责。

四是“有作为”。基层中小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师资培养等,是挂职副校长的工作重点。挂职副校长要不辱使命,协调师范院校等各种资源,发挥自己的学术研究专长,在基层学校研训组织建设、课题研究、教学论文写作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培育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提高基层学校的软实力、影响力,优化基层教育生态。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19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