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大学来的扶贫队真是神了”

—— 安徽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扶贫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25 作者:本报记者 方梦宇 通讯员 曹雷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三月时节的茭白,茭秧抽出嫩芽,长势喜人,层层茭白构织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梯田图。这是安徽省金寨县大畈村的高山茭白种植基地,一派春意盎然的样子。

种植基地的主人叶乃军正在田间忙碌,“农时不等人,天气转暖,耕田、选秧、入田,一刻不能耽搁,忙起来中午都没时间回家吃饭”。

前几年,叶乃军还是一个贫困户,靠种几亩地为生,年收入不足5000元。短短几年的时间,从贫困户到种植大户,从意志消沉到志气满满,叶乃军的人生发生了“大转变”。“大学来的扶贫队真是神了!”叶乃军说,这一切都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扶贫工作队的到来。

2015年9月,安徽农业大学向大畈村派驻扶贫工作队,队长吴辰华任该村第一书记。“房子破,卫生差,唯一的一条主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走一路颠到吐,连居民用电都不正常。”吴辰华清晰地记得来到村里的第一印象。

刚来的时候,村里人也冷眼看待省城大学来的年轻人,“到村里走访,村民要么避而不见,要么沉默不语,第一次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没几个人来”。

“干实事才能赢得村民的信任。”工作队下定决心,要把这个深度贫困的“硬骨头”啃下来。

要想富,先修路。吴辰华带着村班子上下奔走,争取资金。一年的时间,大畈村7条共计12公里的通组通户通学校的硬化道路建成。第一条水泥路正式通行时,村民们激动地放起了鞭炮。

路修通,也打通了工作队和村民的“心路”。

趁热打铁,工作队开始了第二项浩大的工程——易地搬迁。原以为这项利民惠民的好政策会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可是临搬迁前,原计划第一批搬迁的24户村民无一户动身。搬迁资金哪里来?政策何时能兑现?搬出后我们能干什么?村民们有太多的顾虑。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让“明白账”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家,连续几周,工作队挨家挨户到村民家送政策、听心声,晚上在办公室测算每家每户的搬迁账,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很快,第一批8户村民终于签下了易地搬迁安置协议。不到两年,大畈村就落实“两个搬迁”143户,其中贫困户64户,全村搬迁比例超过50%,去年年底全部搬入新房,彻底挪出了“穷窝”。

气象变了,人心齐了,干事创业的劲头更大了。

让老百姓脱贫,关键是要找到能致富的产业,让产业永久消除贫困。工作队请来了学校的专家,为大畈村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大畈村平均海拔600米,是典型的高寒山区贫困村,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以前种水稻产量仅有200多斤,质量也不好。苦于找不到致富门路,大多数青壮年只能外出打工。

没想到,学校的几位农业专家把村里生态环境、土壤情况看了一遍,却发现处处是“宝”——发挥高海拔地区的环境优势,打造高山有机农业,一定能闯出一条致富路。

话虽如此,村民却不“买账”,“种了几辈子的地,也没啥名堂,几个专家随便讲几句话就管用?”叶乃军也是半信半疑,后来在工作队的动员下,他试种了几亩高山茭白,按照学校蔬菜种植专家的建议,换品种,强田管,让他想不到的是,一季下来赚了不少钱。

“专家的话真管用!”这极大增强了叶乃军的信心,3年里,他扩大茭白种植面积,纯收益增加了十几万元,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

学校因地制宜,帮助大畈村制定了产业发展整村推进规划,打造高山茶叶、高山有机香稻、高山蔬菜、生态养殖、中药材和蚕桑等特色产业,让大畈村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2017年,大畈村由原先的深度贫困村顺利脱贫出列,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这几天,村民窦振山没闲着,刚买的100只鸡苗要喂养,地里的活儿也没耽搁,“我家耕地少,今年打算种3亩水稻,还没到忙的时候,隔壁邻居种了几十亩天麻,缺人手耕种,我刚好可以务工,一天120元工资,整个忙下来能有几千块的收入,勤劳能当饭吃,更能致富!”窦振山信心满满。

如今,在安徽农业大学技术帮扶和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大畈村一批批优质产业已经建成:近千亩高山有机香稻基地,连续3年实现增产增收,并完成有机认证;新植的500亩茶园长势喜人,马上就进入采摘季;大别山黄牛养殖农场规划雏形已现;天麻、野菊花、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蓄势待发,乡村旅游产业已成型……世代贫困的小村落,正大步全面奔向小康。

《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25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