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对劳动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4-01 作者:张卓玉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专家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把劳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大中小学全面实施劳动教育,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必须承认,与智育、美育等相比,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还有待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评价办法等工作有待完善,落实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有待建立。本文就如何落实劳动教育,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必须认识到劳动教育的特殊性。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层面讲,加强劳动教育关系到公共利益、社会秩序与国家安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必须贯穿于劳动教育中:在劳动中让学生了解劳动过程,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在劳动中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的品质;在劳动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观和服务质量观;在劳动中培养学生享受劳动的观念;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敬畏劳动的品格。要开展好劳动教育,从党政领导干部到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首先有站位、有立场。

实施劳动教育,既要重视观念建设,也要重视制度建设。党政部门有责任建设保障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体系。要让全社会真正认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需要有好的制度、机制设计,这也是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是完善教师职前教育、职后培训的内容与方式,让劳动观念成为教师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才能自觉地、创造性地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要研发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探索劳动教育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方式。如果把劳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进课表、进课堂”,那学校的劳动教育就有可能流于形式,可能出现窄化、矮化劳动教育的现象。

二是确立有约束力的社会保障机制,将服务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全社会的基本职责。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就是学习的情景化、综合化、应用化,这离不开校园外社会资源的支撑。劳动教育的场景可能发生在车间、田间、博物馆、街道和乡村。应该通过确立制度或立法,规定相关部门要为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基本条件,包括接待、场地、工具、讲解等。

三是制度化地推进家校合作和家长教育。开展好劳动教育,要使学校与家庭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形成育人合力。因此,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家庭有义务体现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所要求的“基础作用”。要体现家庭的“基础作用”,仅靠少数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四是完善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情况的评价机制。要督查和评估学校落实劳动教育的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情况。除此之外,还应该督查和评估学校自身是否做到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如学校是否营造了尊重劳动的文化氛围,教职员工是否率先做到了热爱劳动、享受劳动,教职员工是否追求劳动技能的精益求精。应该把学校建成具有劳动教育功能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崇尚与尊重劳动的氛围中成长。

(作者系山西省教育厅原巡视员)

《中国教育报》2020年04月01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