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童年考古学的发展及其教育意蕴

发布时间:2020-04-16 作者:李孔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彭丹在《全球教育展望》2020年第1期发表《童年考古学的发展及其教育意蕴》一文认为,童年考古学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是仅有40余年发展历史的研究领域。在考古学的女性研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童年研究的推动下,儿童从考古学的边缘转变为研究的中心。童年考古学为多学科视角的童年研究增添了考古学的维度,并且带来了方法论上的突破和观念上的更新。童年考古学认为,儿童成长既受到社会文化的作用、成人的影响,也为社会作出贡献、带来文化创新。童年考古学是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儿童的新视角,能够促进包括儿童教育者在内的所有成人创设有利于儿童生长的物质文化。这需要反思成人为儿童构建的物质文化,认识儿童自身对物质文化的创造,最终实现儿童和成人对物质文化的共构。(李孔文 辑)

《中国教育报》2020年04月16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