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如何更好挖掘毕业生就业潜力

——代表委员关注疫情影响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时间:2020-05-23 作者:本报记者 唐琪 董鲁皖龙 李萍 来源:中国教育报

“难是真难,我们学校今年也一样,但都在积极想办法。”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理工大学校长杜惠平告诉记者。和他一样,不少教育界政协委员今年两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就业。

5月初,教育部等6部门共同主办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其主旨就是汇聚政府、企业等各方资源,千方百计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充分发掘毕业生的就业潜力。如何深入挖掘就业潜力?记者采访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想方设法创造新岗位

“目前的一大困难是岗位不足。”全国政协委员、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坦言。他建议,出台政策,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设置毕业生社区和基层公益岗位,让更多大学毕业生进社区下基层,可以每个月提供津贴。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注意到,“百日冲刺”行动中有两个专项提到基层,他呼吁毕业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目前,仍有不少毕业生对离开大城市赴基层就业还存在观望和犹豫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看来,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很好地挖掘毕业生就业潜力。他建议支持养老、托幼、健康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制定发布新产业新业态培训工种目录,建立培训体系,为新产业新业态从业大学生提供免费培训。

杜惠平建议,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人才库(人才池),根据项目需要设立一些短聘期、实践性、开发性的工作,对项目来说可以解决技术攻关问题,对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就业缓冲期。重庆理工大学今年计划在重点科研平台、科研项目中留出部分短聘期岗位,专门给具备能力的本科、硕士毕业生。杜惠平同时强调这些岗位是“选拔性的,不会是救济性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感叹,今年是一个特殊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通过鼓励企业吸纳毕业生稳定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走创业之路、以重点建设项目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多管齐下的办法,深挖潜力扩大就业。经过艰辛努力,截至5月15日,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1.31%。

各界合作是必然选择

四川是人口大省,今年将有49万名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受疫情防控、经济下行和毕业生人数历史最高“三碰头”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市场需求低迷与人才供给增加的“双重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力表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仅靠某一个部门是行不通的,四川省人社厅目前正积极会商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十几个部门,从若干方面出台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举措。比如对中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招用高校毕业生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

“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社会各界必须联合发力。”苏华建议,企业应进一步优化自身资本结构,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增加更多工作岗位,并尽可能地提供实习机会。此外,企业可以参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辅助培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帮助大学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顺利对接。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校长张荣表示,拓展合作、激活潜量要打“组合拳”。他举例说,厦门大学发挥人事部门、招生部门、校友负责部门、资产经营公司等单位资源优势,推动各学院调动导师、院友、合作单位等资源,拓展对口就业岗位,进一步深化与福建“九市一区”特别是与厦门市政府的合作,推动学生“知厦、爱厦、留厦”。

合作还发生在高校与高校之间。根据教育部要求,为帮扶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上百所高校达成了特殊时期的一对一帮扶合作关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帮扶对象武汉工程大学积极沟通,已经举办联合双选会3场,参会企业500余家,提供职位近万个。该校还与兄弟院校联合举办了“地矿油三校联合空中双选会”“全国石油高校网络联合招聘会”等,收到了良好效果。“2020届我校4100名毕业生,已有75%落实了就业去向。”张来斌说。

“如果我们的政策再推一把、高校再帮一把、相关企业再拉一把,不但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能进一步助推新兴产业、行业的发展。”姜耀东说。

就业工作应有前瞻性

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就业工作虽困难,但落实过程中一定要符合教育自身的发展,顺应教育改革的方向。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事关国家发展大计,社会和家长期望值也高,应该有前瞻性、基础性的安排和部署。”张力建议,各级政府应建立制度,定期公开发布人力资源需求状况,高校可以根据各自情况调整相关专业,家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情况报考相应学校和专业;中央及地方在制定各项发展计划时,应分析计划涉及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和相应来源渠道,并向社会公布,为社会、家长及学生未来就业提供引导。

张来斌从高校自身建设出发,建议不论外部形势如何变化,高校都要牢牢把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关键点。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作出预判和调整,“让学校教育在学生择业过程中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实现国家战略需求、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理想志趣和能力素质最大程度契合”。

(本报记者李澈、倪秀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23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