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集众智 谋实策 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0-05-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学前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王培安:

    加快补齐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短板

当前,我国托育服务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如资源供给不足,入托难现象比较普遍,照护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托育机构发展不规范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培安表示,托育服务仍然是当前民生保障薄弱环节,建议加快补齐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短板。

王培安建议,要强化政府引领,做到配套托育服务设施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推进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的建设。健全完善托育机构监管制度,规范准入标准和程序,加强托育服务队伍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行业监管,引导托育服务有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

    尽快制定和实施学前教育法

“建议尽快制定和实施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又能客观反映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的学前教育法,以保证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与质量的提高。”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建议。

周洪宇从明确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发展方针、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明确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与机构、明确学前教育国家标准、明确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和办法、明确学前教育机构中学龄前儿童的权利、建立学前教育督导评估与问责制度等七方面提出建议。他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学前教育法立法进程。

    全国政协委员潘惠丽:

    出台标准解决公办幼儿园编制问题

编制管理是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人民政府教育总督学潘惠丽认为,当前公办幼儿园编制问题已成为制约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建议国家高度重视并加快解决。

潘惠丽建议,可尽快出台新的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规范各地编制核拨和使用行为。将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单列核定,逐步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数脱钩,制定合理的增长比例,满足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开展核编工作,核定公办幼儿园机构和教师编制总量。采取“专编专用”,解决各地公办幼儿园面临的编制紧缺问题。此外,还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比不低于一定的比例,同时设立资金专项,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并规定专项投入中的一部分专门用于教师培养培训以及提高教师待遇。

基础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崔建梅:

    规范完善校园保安标准与配备

近年来,针对中小学生的人身伤害案件时有发生。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崔建梅建议,国家层面制定中小学安全专职保卫人员配备标准,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学校配备专职保安人员。

崔建梅建议,学校保安人员可以按照“双重身份,双重管理”原则,由公安部门负责培训,劳动关系隶属于公安部门管理下的专业保安公司,由保安公司负责支付保安员的工资、意外伤亡保险和养老统筹资金。日常管理以教育部门管理下的学校为主,由所服务学校负责保安日常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向保安公司提出续聘、调整、退回等意见。

    全国人大代表杨善竑:

    对农村贫困学生家庭优惠网络流量费用

“建议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以及三大运营商,共同对农村家庭在疫情期间产生的上网费用予以适当的补贴,减轻农村家庭额外的经济负担。”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善竑表示。

杨善竑的建议聚焦“减免疫情期间贫困地区学生家庭网络费用”“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网络环境”等主题。她建议,对农村有学生的贫困家庭实行网络使用流量费用优惠,产生的费用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分担。将贫困地区学生家庭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或专项扶持项目,推动农村贫困家庭教育实施;畅通网络,实现农村宽带网络全覆盖,对网络费用和基本设备采取优惠政策等,借以推动贫困地区网络环境和教育生态的改进和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

    建立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缺少实际支撑,社会层面对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理解偏差,常将其与掐尖、提前招生等混淆。实际上,创新人才培养是为了对一些智力、个性超常的学生,实现早期发现、早期培育的适合教育,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说。

施卫东表示,高中阶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契机,可以对初中阶段的创新人才实现早发现、早培育,可以对高中阶段的创新人才教育实现能力培养、思维提升、人生规划的奠基。他建议,可考虑对高中阶段创新人才招生路径统一要求、规范实施;拟定相关制度,对创新人才培养在前期发现、中期发展、后期规划中的具体举措形成规范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性质,使创新人才培养符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育人目标。

高等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胡卫:

    落实各级政府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主体责任

“地方高校办学基础普遍较弱,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短期内多不具备冲击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的实力,尤其是办学资源筹措能力明显不足,地方高校更渴望也更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卫说。

胡卫建议,要落实各级政府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主体责任,在施政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履行投入和监管职责。要打破传统运动式的管理及扶持方式,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定位、不同政策的分类管理原则,推动制定地方高校的发展规划,鼓励地方高校安心定位、专注发展,杜绝一味追求“大而全”及盲目“升格”。同时,不断完善拨款管理制度,推动高校财政拨款逐步从“投入型”向“绩效型”转变,鼓励支持地方高校基于自身基础能力,建立特色专业群,提升特色人才培养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李孝轩: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云”破题!

“就今年上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来看,主要表现为就业供给减少、就业时间延迟、自主创业难度增大、就业招聘形式变更、消极就业心理更强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新高教集团董事长李孝轩表示,要科学应对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李孝轩建议,从增加就业供给、畅通就业信息、丰富就业指导、创新就业服务、调剂就业心理等方面,多措并举大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优质“云招聘”,增加就业供给,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云就业”线上视频双选会,并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搭建动态“云沟通”,畅通就业信息;开展多样“云培训”,丰富就业指导;落实灵活“云办理”,灵活办理就业手续;强化日常“云辅导”,为高校毕业生心理咨询开启绿色通道。

    全国政协委员刘玉村:

    优化调整公共卫生学科结构

“公共卫生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国家或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也关系到国民健康、国家公共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刘玉村建议,优化调整公共卫生学科结构,提高专业培养能力。

刘玉村提出了“一拓展两加强”的建议。拓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业,推进在相关学科设置医院感染管理二级学科,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普遍开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重视师资培训,加强医学和医学生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加强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从政策角度突出建言献策、决策支持能力。此外,加强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专业的建设,从实践角度突出应对处置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打造一支“上得去、用得上,能调查、懂规律”的现场流行病学专业技术骨干队伍。

(本报记者 柴葳 高毅哲 焦以璇 董鲁皖龙 唐琪 李萍 林焕新 王家源 梁丹 余闯 徐倩 方梦宇 刘晓惠)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28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