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科学看待体育与升学挂钩

汪明

发布时间:2020-06-05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体育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在诸多体育相关建议中,青少年体育教育、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被代表、委员们多次提及。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体育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涉及与升学挂钩问题,则需要科学看待。

体育与升学挂钩是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指针。在改进学生评价和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时,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不断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事实上,体育与升学挂钩由来已久,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有针对体育特长生的加分项目。但随着近年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与升学挂钩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就是从过去只关注个别竞技类体育特长生转而关注所有学生,中高考的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逐步取消,将体育列入中考必考科目,部分高校探索将学生体育成绩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改革方向。

体育与升学挂钩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在中高考招生录取时,体育与升学挂钩的方式有所不同。目前大部分地方已将体育列入中考必考科目,体育科目成绩也已纳入中考总成绩,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但普通高校招生并未将体育列入必考科目,主要是在一些特定类招生中,如前些年实施自主招生的部分高校以及最新实施的“强基计划”中部分高校,将学生体育成绩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

可以看到,中考将体育列入必考科目,部分高校实施综合评价录取,将学生体育成绩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在笔者看来,现阶段这两种方式都有可取之处,可以并行不悖,简单看齐未必是一种好的选择。

体育与升学挂钩要淡化筛选注重导向。在中高考这种竞争性、选拔性考试中,倘若要赋予体育更多甄别和筛选功能,提高分值、拉开差距自然很有必要。但将体育与升学挂钩更为注重的是一种导向作用,而不是强调甄别和筛选,实际上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差距并不大。可以说,设定体育分值的高低,背后涉及的是将体育与升学挂钩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判断。相对于简单提高分值,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改进体育考试内容和方式,则显得更为重要。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将体育列入中考必考科目,使得体育受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升。但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招生的引领作用,还需在分值确定、成绩构成上做得更加科学,包括对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课外锻炼、参与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成绩不是由一次考试所决定。

体育与升学挂钩要避免简单应试强调兴趣培养。随着每年中考临近,很多家长会把注意力投向日益火爆的中考体育训练班,参加体育家教训练也确实会对提高孩子体育测试成绩有所帮助。但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角度看,如果将体育与升学挂钩,最终把体育引向了简单应试,家长和学生对体育的重视也只是出于应试目的,这样的结果并不符合改革的初衷。

体育与升学挂钩实际是一种倒逼,就是要让学校、家长和学生真正对体育重视起来。相对于简单应试,真正培养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人生奠基,才是体育与升学挂钩的深层寓意。

为了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近年来在体育教学方面有一些好的改革尝试。如:上海市教委于2018年发布《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要求试点学校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实施多形式协同教学、个别化教学等。同时在高中学校开展“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打破行政编班,让学生按自己兴趣选择项目“走班上课”;将每天一节体育课整合为每次两节连上的80分钟大课,以便有充裕的时间参加所选项目的系统学习。这些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切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喜欢体育,这是推动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指向和应有之义。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05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