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评《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7-01 作者:储朝晖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曹前发研究员的新作《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是第一本系统权威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著作。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即得而展读,深受启发。著名中共党史和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金冲及先生为本书作序,高度肯定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他指出:“本书力求体现中央的要求,结合中国新时代实际,系统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条理分明,颇多心得,还回顾了习近平同志从年轻时起对生态文明的关怀,展现出他深厚的人民情怀,读来令人感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始终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者在书中从理论上对这一思想体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证和阐述。

同时,本书也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生动性特点。作者以浙江余村、浙江安吉、河北塞罕坝林场、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贵州贾西村、山西右玉、陕西延安、新疆阿克苏为典型案例,介绍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将理论阐述与实践案例结合,更有说服力。

书中系统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简明、生动、形象表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展现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同志从年轻时起对生态文明关怀的长时间积累。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人有责,需要人人参与,各级学校需要将生态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每年这个时候与同学们一起植树,感到很高兴。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意识,既要懂道理,又要做道理的实践者,积极培育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播种绿色,美化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在青少年学生心中确立生态文明观,是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前景的一件大事,极为必要。本书体系完备、语言通俗、图文并茂,是一本适合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优秀读物。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0年07月01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