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打造促进区域发展和人才培养“双高地”

发布时间:2020-08-03 作者:吴锡标 邓小雷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为一所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衢州学院自201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两大目标,在实施“112科技服务行动计划”(组建10个科技小分队,服务10个中小企业,形成20个项目)、科技特派员计划的基础上,于2017年升级打造为博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已趋于制度化、常态化、项目化,形成了服务区域发展和人才培养双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学校和企业共发展的多赢局面。

第一,政校企协同创新“博士工作站”模式。博士工作站围绕区域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协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全力打造校地校企“利益共同体”。学校以博士为中坚力量,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保障;当地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推动校企联姻;企业出项目出经费出基地,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博士工作站的内涵可简单概括为“五个一”,即由一位博士领衔,组建一支研发服务团队,带领培养一批学生,承担一个研发项目,服务一家企业(单位),以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任务,协同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促进科研教学深度融合,直接把学生引向生产一线和工程项目,在生产中学习,在研究中应用,着力构建融“科研、教学、践行”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地方资源充分转化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资源、科研资源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目前,学校在企事业单位共建77家博士工作站,分布于全市各县(市、区)。

第二,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显担当。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衢州学院始终以办好家门口的事为己任,坚持在服务好家门口企业的实践中,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坚持三个立足:立足服务,协同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立足共建共赢,政校企共建,学校、企业共同发展,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受益;立足可持续,在服务中树立良好口碑,形成长期合作发展的良好态势。

学校一方面关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一方面紧跟“美丽经济幸福产业、数字经济智慧产业”战略步伐,围绕衢州市特色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需求,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博士工作站,引导博士走出校门,走进企业、下沉车间,校企、校地深度融合,着力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脱节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企事业单位真实难题献计出招。通过精准对接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按照“有什么样的问题就建什么样的平台”理念布局人才资源,在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优势、彰显担当。

博士工作站在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科研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方面走出一条全新的路。77家博士工作站带领的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通过进驻企业,与企业技术人员开展联合攻关、应用化运作等活动,将“科研成果留在车间里”,将“沉睡的实验室成果”转化为“活跃的生产线成果”。

第三,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博士工作站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全校师均横向科研经费逐年攀升,2018年、2019年分别较2017年增长2.4倍、5.1倍。

学校始终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从而为博士工作站申请设置了两个重要的前置条件:一是有明确的校企合作研发项目;二是至少有8名以上本科生参与其中。建站前,教师需与企业深度对接,发现与提炼科学问题;建设中,学生直接参与其中,问题直接来源于实践,成果直接应用于实践,教师将科研、教学、服务相结合,学生将研究、学习、应用有机结合,从而搭建了科研资源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直通车”,构筑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地。

首先,打造了一支“研教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博士工作站建设,博士率团驻站开展科技服务,在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同时,锻炼自身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更直接、更及时地将最新科研成果和企业服务案例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的有机衔接。其次,构建“研教践一体”的“全过程”实践育人体系。依托博士工作站平台,学生全方位融入“技术准备→基本生产→辅助生产→生产服务”全过程,有效构建了研教融合、学研践一体的“全过程”实践育人体系。最后,构建了多元化的师生评价体系。学校出台一系列制度,为社会资源转化为学校资源、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在教师层面,推行教学与科研等效评价机制,将博士工作站建设中服务企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的成效作为年度考核、评职评优等业绩指标;在学生层面,将其参与博士工作站项目与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等创新活动有机结合,并将其业绩纳入“第二课堂”学分和评奖评优体系。

(作者单位:衢州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03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