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化生活化

发布时间:2020-08-08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多次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颁布,都促使各级政府、学校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实践在全国各地呈现出一派新景象。

“五育”如何有机融合?劳动实践如何科学设计?《意见》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杭州市富阳区11年的实践,为深入推动和研究劳动教育提供了范本。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学校劳动课程化、家庭劳动生活化、实践基地标准化是该区劳动教育的显著特征。

学校劳动课程化。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富阳区各校开发了丰富、多元的劳动教育课程群,为开展好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有力的依托。

家庭劳动生活化。富阳区推出“指导建议”,引入家庭和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参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让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

实践基地标准化。富阳区出资金、定标准、建课程,部门联动、系统规范地推进“三位一体”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搭建起更安全、更有效、更长久的实践平台。

从课堂、书本、知识育人到开放、生活、实践育人,富阳区的劳动教育实现了育人模式上的创新,也使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令人惊喜的是,富阳区在开展新劳动教育实践体验中筛选庭院整洁、家风良好的农户家庭作为实践体验点,并组织农户进行文明礼仪、当地文化、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培训,无形中促进了非遗传承,提振了乡村经济,助力了乡村振兴。

一幅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富春山居图”,正在干在实处的浙江大地徐徐展开。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08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