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幼儿园文学活动不能缺失价值启蒙

发布时间:2020-11-01 作者:孙琴干 来源:中国教育报

幼儿园文学活动是以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教育活动。笔者近年到幼儿园观摩,发现幼儿园文学活动的组织和以往相比,发生的变化让人喜忧参半。

喜的是,教师在组织文学活动时,开始重视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不再像以往那样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急于对幼儿进行道德劝诫,致使幼儿丧失对文学活动的兴趣。忧的是,教师在注意保护幼儿兴趣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淡化或漠视了对幼儿进行价值观启蒙教育。

例如,在大班《十二生肖的故事》学习中,教师让幼儿欣赏完十二生肖的故事视频后,将重点放在十二生肖的顺序复述与回忆上,反而无视这个故事中“老鼠因不讲信用骗了猫,然后投机取巧躲在牛耳朵里渡了河。当牛快要进门时,老鼠又抢在牛的前面跳到玉帝面前”这一事实。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不仅没有对幼儿进行价值观引导,甚至总结说:“机灵的小老鼠排在了第一,爱睡懒觉的猫落选了。”

又如,在大班《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绘本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幼儿理解绘本内容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提问与回答的句式练习上:“小鼹鼠会怎么问?”引导幼儿说出:“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小动物们怎么回答?”引导幼儿说出:“不是我,我的嗯嗯是这样的。”至于故事的结尾(小鼹鼠终于知道是大狗嗯嗯在他头上了。趁大狗正在打瞌睡,小鼹鼠爬到他的屋顶上,“噗嗤”一声,一粒小小的、黑黑的嗯嗯掉下来了,正好掉在大狗的头上,然后小鼹鼠就钻回地下去了),教师只简单地说:“小鼹鼠这种以牙还牙的方式是不对的。”接着,就让幼儿进行卡片配对操作,将动物卡和它们对应的“嗯嗯”加以配对,再也没有引导幼儿对这个绘本中涉及的价值观进行探讨。

以上这些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淡化或漠视对幼儿进行价值观启蒙的做法并非孤例。在有些教师看来,幼儿太小,价值观太深奥、太抽象,没有必要在幼儿阶段进行教育。当然也有教师认为,幼儿对文学作品感兴趣就够了,其他都不重要。不经意间,我们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危险。以往过于重视“文以载道”,不假思索对幼儿一味进行道德灌输,挫伤了幼儿对文学活动的学习兴致,而现在又过于回避对幼儿进行价值观启蒙教育。似乎在文学活动中,一谈到价值观引导,就有对幼儿进行思想灌输、道德说教、不尊重幼儿的嫌疑。这种矫枉过正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

首先,在文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价值观引导是必要的。

作为教育启蒙阶段,幼儿教育肩负着开蒙养正,为幼儿奠定基本价值观念,培育其良好行为习惯及健全人格的任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就体现了创作者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而围绕文学作品展开的教育活动,自然也可以为幼儿打下良好的精神底子,但这离不开教师对幼儿进行价值观的引导。

李季湄教授就曾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教育必须做价值引导,这一点都不必含糊。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也针对当前只是一味满足儿童阅读兴趣的浅阅读现象指出:浅阅读也许无害,但却不能提升孩子的精神和灵魂,唯有深阅读才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和灵魂,而深阅读的愉悦来自于思索、品味和琢磨之后的刹那辉煌,这是需要引导的。

其次,在文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价值观引导并不等于价值观灌输。

在文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价值观引导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又回到旧有的模式:无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将空洞、抽象的大道理直接灌输给幼儿。而应当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不断建构、调整、完善、提升自己的价值判断。

譬如,在《十二生肖的故事》这一案例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如下价值问题的讨论:你觉得十二生肖的比赛公平吗?如果你是玉皇大帝,得知小老鼠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第一,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如果你在比赛中,有人不遵守比赛规则取胜,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再如,在《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就绘本的结尾组织幼儿争论:谁支持小鼹鼠最后的行为?你的理由是什么?谁反对小鼹鼠最后的行为?也请说说你们的理由。如果在生活中,你受到了别人的冒犯,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表达,并在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追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分辨,从而提升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

价值观引导不等于价值观灌输,传道不如辩道。正如儿童文学教育专家郑荔所言:文学作品并不旨在传授道德知识,而只为幼儿提供一个思考的平台。文学作品不是给幼儿一个道德的果实,而是向幼儿播种一颗道德的种子,并且这颗种子会生长、发芽、结果。因此,在开展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以自己的解读代替幼儿的解读,而要给幼儿更多的空间,以引导他们自己思考、体验、感悟和发现。

总之,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关注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价值观启蒙。在教育改革的探索之路上,我们要警惕“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说到底,教育是一门平衡的艺术。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0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