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火山草原上的红火生活

发布时间:2020-11-02 作者:本报记者 郝文婷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变化可太大了,单就孩子的早餐来说,过去大多是馒头就开水,现在天天有牛奶、鸡蛋,并且变着花样儿吃,都注重孩子的营养健康。”一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土牧尔台镇从事家电修理工作的贾玉庭,见证了当地老百姓生活的一点一滴变化。

察哈尔右翼后旗(简称察右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有大型火山群分布在草原腹地,形成了壮美的火山草原。早些年,当地老百姓种地、放牧主要靠天吃饭,一直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一度陷入“留不住学生”的困境,2011年至2013年,全旗每年有近40%的小升初学生外流。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戴了多年“国贫帽”的察右后旗也终于在2019年脱贫摘帽。

“日子过好,儿女成才。”这是老百姓对小康生活最直白的描述。谈及自己的小日子,贾玉庭最欣慰的是,女儿贾轩红越来越喜欢看书。“学校课外书多,节假日还能带回家,每学期都有阅读活动,有的还要求家长参加。”

贾轩红是土牧尔台小学四年级学生,之所以迷上了“看书”,缘于察右后旗教育脱贫的“大计划”。

察右后旗教育局局长夏培宏告诉记者,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察右后旗教育系统创新实施教育扶贫“3+N”模式,即重点从资助帮扶、情感帮扶和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3个方面下功夫,并在每个方面对应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建立了立体式的教育脱贫工作机制,不仅要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更重要的是,激发师生和家长的“脱贫内生动力”。

基于这样的整体工作部署和目标导引,位于察右后旗最北部的土牧尔台小学近两年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音乐、美术、科技、计算机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为了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学校除了标准配备的图书馆、阅览室外,还在楼道设置了“书吧”,同时积极吸引社会捐助,建设了一个彩虹书屋,有近9000本图书。

花心思、下功夫让孩子们由内而外发生变化的故事,在察右后旗还有很多。从2016年起,察右后旗开展“大家访”活动,重点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每月至少一次家访。如今,各学校以“大家访”为主线的情感帮扶活动越来越丰富,从情感上给予学生帮扶关爱的教育氛围日渐浓厚。

2013年,察右后旗从旗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当地老百姓对“好学校”的迫切需求,更重要的是,“逼”当地教师迎难而上、奋起直追。

多位家长表示,3年前大家都纠结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去,考虑到家庭经济承受力和当地学校越来越好的发展形势,最终选择留下来。“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我们不用舍家撇业去外地陪读,省钱省事,日子越过越红火!”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02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