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全科教师供给离不开制度保障

发布时间:2020-12-02 作者:陈武林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据《人民日报》报道,随着全科教师到岗,豫西山区小学更富朝气和活力,全科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也获得了高度认可,有力推动了城乡教育均衡和学生全面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全科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2年以来,随着“免费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政策举措的实施,江苏、广西等省份开始尝试实施这一政策,乃至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也有学校推行了“全科教师”及“全科教学”。很显然,这一政策已经得到了相应县区学校和社会的普遍欢迎与有力施行,更使得全科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不过,分学科的培养模式仍然是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主流。绝大多数地区的小学教师仍是独立承担每门学科教学的任务。小学阶段包括品德、语言、数学、科学、体育和艺术等学科,虽然具有明显的学科差异,但过度分化的科目和知识学习容易束缚儿童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培养。毕竟小学是儿童心智发展和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不需要教授太多专深的学科知识,更需要的是基于生活实际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而为独立而个性化的发展打下宽广基础。再加上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对小学教育的需求和定位发生明显变化,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从学校师资配置的现实状况来看,各学科任课教师尤其是体音美学科还存在较大缺口。面对师资不足的困境,有些地方的教师通常需要增教几门其他课程,再加上教师的学科知识与能力要求越来越细分,家长对儿童体能、艺术素养发展有着多样需求,许多学科的优秀师资特别是体音美等学科的专任教师更加紧缺。

当前我国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无论从全科教师的职前培养还是职后的专业发展,尚缺乏成熟可靠的支持与保障体系。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优化师资供给模式,科学探索全科教师制度以缓解师资配置困境,促进儿童全面可持续成长。因此,探索和发展全科教师制度,首先应结合小学教育的特点,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小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因学段差异而有所侧重,但不论是分科教师还是“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全科教师,背后都指向儿童发展的综合素养和全局视野,共同承担着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因此,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小学教育特点,适当增加对教师多学科复合教学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的考察,才能更好地满足儿童发展需求和适应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要求。

其次,合理把握全科教师培养规律,完善相关保障制度。一方面,相关高校应在继承我国教育传统基础上积极主动借鉴国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经验,持续优化全科教师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通过改进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方式,全面提升全科教师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小学教师专业竞争力和职业吸引力。另一方面,结合地方城乡、校际差异和发展实际优化教师供给机制,使全科教师不仅能够胜任国家规定的学科要求,还能满足地方教育发展需要。例如,发达地区教师资源相对充足,对学科教学要求较高,要有更加扎实的学科功底;在一般或欠发达地区,学校教师资源相对不足,对开足开齐课程抱有更多诉求,更需要注重教师的通识能力和综合素养。

(作者系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02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