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培养有格局有气场的新闻传播人才

发布时间:2021-05-24 作者:卢亮 来源:中国教育报

5月28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即将迎来建院二十周年。站在“十四五”开局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如何用更加坚定的步伐和更加开放的姿态回答好“为谁传播”“传播什么”“怎么传播”等基础性问题。

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新闻院系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久久为功保持定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胸怀“国之大者”,就必须坚持做到“四个服务”。

“四个服务”不仅回答了新闻传播“为谁传播”的问题,更是广大新闻学子的宝贵时代机遇。不管未来的路有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何出发。这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命脉基因和时代基调。高校新闻院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正确理解时代,准确把握时机,教育引导新闻学子树立大视野、大格局,让新闻人的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环境、新闻载体、传播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要积极应对新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践形式等方面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在变化中把握不变,从网络环境“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象中看透本质,稳稳抓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基本技能、基点元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断增强新闻学子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础中的基础、重点中的重点。脚力,体现的是对党的热爱,对人民的热忱;眼力,体现的是家国情怀、价值追求;脑力,体现的是正确的判断力和思想的高度、深度;笔力,体现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和职业素养。这是对“传播什么”的响亮回答。

近十年来,学院每年坚持举办“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掌声·嘘声发布”,针对每一年中国媒体对当下公共事件的报道和原创节目的视频传播以掌声和嘘声的方式,表达自己独立的学术立场、独特的社会发现、独到的专业评论,激发出学生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北大精神气质的价值选择、专业判断与学术观点。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学院鼓励学生深度参与,既与专业媒体同向同行,又站在评判者的角度借鉴经验反思不足。

打铁还需自身硬。把新闻学子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最终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不管讲什么故事,传播什么内容,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的意志。这是对“怎么传播”的回答,也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硬”的主题主线。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开展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系列活动。2021年4月28日是李大钊同志牺牲94周年纪念日,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专硕党团支部学子在未名湖石舫上庄严肃立,集体诵读李大钊先生《青春》选段:“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抚今追昔,同学们的呐喊表达着新时代中国青年对五四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为新闻传播人才的成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培养有格局有气场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让新闻事业后继有人,是高校新闻院系的神圣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24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