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捧着一本书成长

发布时间:2021-12-29 作者:李虹霞 来源:中国教育报

捧着一本书成长,一读就是20年。

从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到成为于永正老师的弟子,继之是小学语文省特级教师,而今是小学校长,我依然在读并且带着老师们读师父的《教海漫记》。

2021年6月,《教海漫记》特别纪念版付梓,手捧新书,百感交集。这是师父毕生教育教学教研的缩影,无论“教育篇”“修养篇”,还是“教学篇”“综合篇”,篇篇饱含着师父对教育的真知灼见,蕴藏着“爱的智慧”,值得我终生捧读、日夜体味。

因为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伟大的心灵对话。

冬日暖阳,面对师父的《教海漫记》,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

于我而言,见字如面,每读一篇,如同再次聆听师父的教诲,字字入心、篇篇醒脑。“一个老师首先应当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好人才能是好老师……”师父是这样说、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导我的。

师父说,老师应该是一本写着一个大大的“人”字的教科书,是学生未来人生的标杆榜样。因而,师父会与学生一起大扫除,每周做值日生,也会细细地擦净黑板,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时刻践行着“身教胜于言传”的为师之道。

再读师父的书,更加感到幽默风趣的文字中,浸润着沉甸甸的思考,凝结着历经沧桑的人生智慧。书中并无高深的教育理论,只是把自己50多年的教学故事与教育思考娓娓道来。无论是师生见面的“露一手”,还是“要蹲下来看学生”,以及批评的艺术,师父总是换位思考,对儿童常存宽容之心,用充满智慧的教育实践完美地诠释教育艺术,用最真挚的爱呵护着最珍贵的童真。在他心中,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高于一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师父说:实践和思考是成功的双翼。他认为,一个教师应该“崇拜思考”,永不停歇地更新自己。

《教海漫记》告诉每一位老师,要善于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思维,因为人是在思考中逐渐成熟的,教学也是在思考中日臻完善的。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须得像师父一样“以同事为镜,以名师为镜”,时刻鞭策自己寻找教育之道。

这本书是教科书式的教师必读书,值得反复研读、认真汲取。每位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都要学习于永正老师爱的艺术、教学的艺术、育人的艺术。教师的教学问题甚至生活困惑,都会在这里找到答案。

多年来,每次捧读师父的书,都如同与睿智对话、与成长同行、与未来有约。读这本书,我的感觉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系青岛赫德学校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29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