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革新教与学思想的利器

发布时间:2021-12-29 作者:孟繁伟 来源:中国教育报

终于从网上买到《人是如何学习的Ⅱ:学习者、境脉与文化》这本书,这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郑太年教授提供的信息。

2006年初读《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这本书,才知道这是学习科学研究团队所发布的一个报告。主要内容是:专家和新手之间有什么不同;学习何以在不同的情境之间迁移;儿童的学习与成人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等。虽然书中很多专业名词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书中结论颠覆了我以往对学习特征的认知。教学中所遇到的与学习有关的行为和现象也逐渐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逐渐改变了我以往的一些不科学的教学行为。2012年这本书再版,加入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我又对此书进行了深入学习,渐渐地对书中的观点和结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且能融入到教学行为中,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对于新课程改革,从学理上总有一些疑惑。我对为何要进行课程改革,为何要进行探究式、合作性、参与式及浸润式的学习等,总是心存疑惑。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才知道,学习科学提供了新的知识观,进而产生新的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等,这是课程改革的底层原因。

每个人都处于复杂的社会文化之中。学习者的大脑结构基本相似,所处的社会文化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学习却不同,这是为何?学习科学研究认为,学习并不是以相同的方式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即使他们处于相同的环境之中,就算是遗传都考虑在内也是如此。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其核心在于理解学习者在其文化、境脉和历史上的多样性。

2018年,研究学习科学专家又发布了新的报告,即《人是如何学习的Ⅱ:学习者、境脉与文化》,是过往十多年学习科学研究者们辛勤研究的结果。此书在“拓展版”基础上报告了对个体学习产生影响的系列因素,提出了21条主要结论,即文化的复杂影响、学习的类型与过程、对学校学习的启示、学习技术、贯穿一生的学习等。其中着重强调了文化境脉对学习重要而复杂的影响。书中分析了学习的动态发展本质,阐述了学习类型的多样性、过程的复杂性及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对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汇集了影响学习者诸多因素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著作。

(作者系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29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