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沈从文故居的珍珠梅

发布时间:2022-09-02 作者:刘宜庆 来源:中国教育报

每年夏天,游人络绎不绝,来到青岛市福山路3号,寻访沈从文故居。1931年夏至1933年夏,沈从文执教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秋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讲中国小说史和高级作文两门课。在青岛,沈从文获得文学创作和爱情双丰收。他的很多经典著作,比如《从文自传》就诞生在福山路3号。

在小说《八骏图》中,沈从文详细描写了他居住的环境。在给未婚妻瑗瑗的信中,达士对宿舍周围的环境有细致的描写:

我房子的小窗口正对着一片草坪,那是经过一种精密的设计,用人工料理得如一块美丽毯子的草坪。上面点缀了一些不知名的黄色花草,远远望去,那些花简直是绣在上面。我想起家中客厅里你做的那个小垫子。草坪尽头有个白杨林,据听差说那是加拿大种白杨林。林尽头便是一片大海,颜色仿佛时时刻刻都在那里变化:先前看看是条深蓝色缎带,这个时节却正如一块银子。

小说中达士住的房间,对应着沈从文在青岛的住所,临近中山公园和汇泉湾第一海水浴场。沈从文在国立青岛大学教书时住的宿舍,位于八关山麓福山路3号。如今福山路3号石墙上挂着“沈从文故居”的黑色大理石铭牌,这栋楼是军队的房子,来此探访的游客,无法登堂入室,一窥究竟。

一位署名“枫”的作者,1932年6月,在《益世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沈从文在青岛》,写到了沈从文的住所:“他的房子是山腰上,窗子对着别人的屋顶。沈先生曾写一篇《中年后记》,谈过窗户对屋顶的哲学。(发表在青岛《民国日报》吴伯箫主编的副刊上)”

宿舍的窗户“对着别人的屋顶”,在青岛,常见这样的景观。因为青岛的很多洋楼,高低错落散落在山坡上。

沈从文住的宿舍,留下了照片。《新月》主编、清华大学教授叶公超1932年来青岛,为沈从文拍摄了一张照片。沈从文出版《记丁玲》时就用上了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沈从文站在宿舍的阳台上,露出腼腆、安静的笑容。阳台的外墙上,还摆放着两盆花。青岛的德式建筑,多配以花岗石嵌角或采用厚重的蘑菇石作墙裙。沈从文所住的这栋小楼的外墙,以崂山花岗岩作墙裙,蘑菇石清晰可见,起到装饰的效果。

作者“枫”写的《沈从文在青岛》,透露了房间里的细节。让今天的读者穿越到沈从文的宿舍,看到两张书桌,摊开的稿子,读的书,书桌上摆放着徐志摩的照片:

沈先生屋里的陈设:一张桌子上放满了书——都是青岛大学图书馆的书,他自己没有书。一个囗瓶。另外一张桌子便是他的书桌,正中有一张徐志摩的像,另外有信纸,还有成本翻译的外国小说——《父与子》《罗亭》,沈先生大概是喜欢屠格涅夫的。沈先生写字本使用钢笔,字迹很秀丽。

这篇文章的价值在于此,可以补充沈从文传记中在青岛的种种细节。

1932年9月初,巴金到青岛住了一个星期,沈从文把自己的房间让给巴金住,以便巴金安静地写小说。

沈从文在此住了刚好两个学年。可以确定的是,叶公超、巴金、卞之琳、张宗和都到过这个宿舍。陈翔鹤、吴伯箫也曾在此与沈从文谈文学。

这个房间虽然不大,但可以看到天光水云,看到浩渺的大海。沈从文在北京当北漂青年时,住窄而霉的寒室。在青岛,栖身半山腰上小楼三层的一个房间,沈从文文思泉涌,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他的文章中,也可以发现这栋小楼的美好与安稳。

福山路3号小楼三楼窗口美不胜收。福山路3号堪称清幽之所。梁实秋1930年至1934年在山东大学执教,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大学附近的鱼山路、福山路,他说:“福山路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

三十年后,1961年沈从文来到青岛。故地重游,小楼犹存,物是人非,他经历了生死之变与沧海桑田。他在《青岛游记》中写当年住过的小楼:“我住在山东大学和第一公园之间福山路转角一所房子里,小院中有一大丛珍珠梅开得正十分茂盛。从楼上窗口望出去,即有一片不同层次的明绿逼近眼底:近处是树木,稍远是大海,更远是天云,几几乎全是绿色。因此卅年来在我记忆和感情中,总忘不了这一树白花和一片明绿。”

1983年,沈从文在给鲁海的信中,回忆1931年夏天刚入住福山路3号时的情景:“我到时,房屋刚粉刷过,楼前花园里花木尚未栽好,到处是瓦砾,只人行道两旁有三四丛珍珠梅,剪成蘑菇形树顶,开放出一缕缕细碎的花朵,增加了院中清韵风光。”

珍珠梅,蔷薇科的灌木,如果不加以修剪,枝叶披离,茂盛蓬松,高可2米。羽状复叶,小叶片对生,演绎着大自然的对称之美,浓绿可爱。初夏开花,打苞时,宛如圆润的珍珠,纯洁、光滑。那白色的花苞,有一种珍珠的光芒。白花细密轻巧,中有黄色的花蕊,花形酷似梅花。花期长,持续月余。密集的圆锥花序生长在绿叶之中,经雨之后,呈现凋零之相,发黄,一种轻柔的萎缩。让人不由得慨叹:“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葛藤。”

沈从文在青岛的岁月,与珍珠梅相伴。算起来,他目睹了居所旁的珍珠梅三次开花。珍珠梅开花时,他来到;珍珠梅开花时,他离开。因为这个文缘,在青岛,每次遇见珍珠梅,就想起沈从文居所“院中清韵风光”。

2020年6月7日,笔者所住的楼下,珍珠梅开了,拍摄了花开的情状,写了如下一段文字,发在微信朋友圈:

一大丛珍珠梅开了。细密圆润的白色花苞,真像珍珠。开出密密麻麻的小花,花团锦簇,像一片蓬松的轻云。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初识此花。因为沈从文笔下写过珍珠梅,此花虽轻柔,但在我眼中很珍重。珍珠与梅,二美相聚,就像沈从文与青岛,相互成就。

沈从文故居前的甬道旁,庭院的草坪上,应种植珍珠梅,这是恢复名人故居历史风貌的善举。(作者系文史学者、媒体人)

《中国教育报》2022年09月02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