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潜心治学 启智增慧育桃李

发布时间:2022-09-1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本版选取5位曾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教师,请他们讲述牢记嘱托,潜心治学、立德树人的故事。敬请关注。

    矢志不渝勇攀科技高峰

    讲述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作义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张作义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在主楼二层展示的清华大学近年来重点教学科研成果前,听取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助力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提高人文社会学科教育研究水平等情况介绍,对学校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展现了清华人的勇毅和担当。”一字一句,重若千钧,催人奋进。

我感到非常振奋。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内容丰富、立意高远,激励我们践行清华“日日新”的精神,不断突破创新门槛,争取获得更多引领性科研成果。

事实上,瞄准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学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是我们清华人矢志不渝的使命和追求。而世界上第一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在年底的成功运行,就是我们核研院师生落实总书记要求的最好回答。

世界第一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两个关键词的背后,是无数难以攀越的险峻高峰,更是我们核研院师生30余年磨一剑的坚持和执着。

事实上,世界高温气冷堆领域最大的发展瓶颈,就是能够建设一个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工业示范电站。在这个瓶颈面前,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做过大量努力,但其示范工程最终都没有开工建设。

本世纪之初,核研院高温气冷堆科研攻关的接力棒刚刚交到了我手中。作为总设计师、专职技术责任人,我在王大中院士的指导下,和团队成员一起艰难探索。

面对无人登过的顶峰,路应该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经验,我们只能自己摸索出一条路来。

由于从来没做过以及工艺要求高,国内制造厂花了两三年时间依然制作不出符合要求的“主设备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时间不等人,于是,在北京昌平南口的燕山脚下,核研院“200号”基地一个不大的金工车间里,设计项目负责人吴莘馨和团队成员、车间师傅一起想办法,亲自上手,日夜打磨,反复迭代,最终解决了制约蒸汽发生器制造的螺旋盘管套装技术,成功完成了两个螺旋盘管组件的套装。

螺旋盘管套装技术只是“卡脖子”的一部分。30多年来,面对科研攻关路上的重重障碍,我们团队积累了5万张图纸、10万页文件,15000多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岛设备,包括世界首台套设备2200个,创新型设备660台,最终实现了设备制造国产化率高达93.4%,也让我国系统掌握了商用模块化高温气冷堆技术。

如今,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正在向满功率发电全力冲刺。而为大型工业园区提供高温蒸汽和核能制氢等项目研发也已陆续展开,为“双碳”战略的实施增添强劲的绿色动力。

清华人的初心就是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核研院师生的初心就是要用自主创新的成果服务于国家民族、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身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总设计师,我更要克服一切困难,带领团队加倍努力,只争朝夕地打好攻坚战,高质量地按时建成世界首座商用第四代核电站,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能源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董鲁皖龙采访整理)

    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原创性学术作品

    讲述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培永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和陈培永进行了交流。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时,来到文献中心的阅览室,当时我们3位教师和14名同学正在就“解读新时代”进行交流。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家一一握手,主动询问大家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专业、学习这个专业有什么体会。同学们兴奋地一一回答。

我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来自美国和罗马尼亚的两位留学生,习近平总书记与他们进行了交谈。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了解中国,就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文思想和发展阶段,特别是要了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与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处虽然短暂,我们却真切而强烈地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在视察马克思主义学院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为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这几年,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2020年开始实施本硕博一体化的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工程,提出“埋首经典,关注现实”的培养理念,首创以经典文献为中期考核内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学院秉承“理论为本、内容为王、问题导向、形式创新”理念,打造“田间地头的思政实践课”“思政热点面对面”等教学品牌,多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近年来,学院推进《马藏》编纂与研究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现已出版12卷800余万字;主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致力打造国际顶级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交流和研讨平台,现已成功举办三届大会,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国内外学者参会。

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把事当事业干、把事干成事业,科研学术、教育教学、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有明显进步,迎来了个人成长的“黄金期”。我致力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等方面的研究,2018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等多本著作,受到读者好评。其中,《道路何以自信》一书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15个入选作品之一。

我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教学科研活动的主线,主动申请作为博士生班主任、硕士生班主任,尽心尽力指导学生,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帮他们解决问题。有一位学生在听了我的一个学期的思政课之后,逐渐明确了其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志向。2019年4月,我开始分管全校本科生思政课工作,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组织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推进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的发挥。

作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我将继续围绕当代中国、当今社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原创性学术作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本报记者焦以璇采访整理)

    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讲述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习近平总书记同方汉奇亲切交谈。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在学校博物馆门前广场上,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我们几位老教授、老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并同我们亲切交谈,我感到十分激动。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以及对老同志的关心关爱。

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考察是深入、全面、多方位的,具有深远影响。他考察了校内多个场所、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为高等教育发展、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人大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值得我们新闻学专业的师生认真学习、落实。我认为,办新闻教育要时刻关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要和中国新闻事业的实践相结合,要面向中国实践、面向现代化,去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知识体系。

我1958年来到人民大学工作,60多年来一以贯之地从事新闻史的教育、研究工作,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新闻史学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最早一批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高校,当时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照搬苏联,教材也是从苏联翻译过来的。

改革开放后,新闻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真正迎来了春天。新闻史重新纳入教学计划,修改教材、增补教材、订正教材,成为当时一项紧迫的任务。教材建设过程中,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事件逐渐成为学界共识,一批优秀的新闻史学教材不断涌现出来。这一时期,随着媒体行业走向繁荣,新闻工作者的培养需求大大增加,但新闻史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于是人大在各地办了很多新闻史学教师培训班,促进了新闻教育师资队伍的大发展。

新闻史学教师需要有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1989年,我和几位教授一起发起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并担任第一、二任会长。如今,中国新闻史学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新闻传播学学术团体,对新闻史的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新闻史研究发展迅速。一个标志性事件是,由我主编、50名专家合作编写而成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翻译成英文向全球发售,这是新中国新闻学科第一个有外文译本的专著,显示了海外对中国新闻历史研究的重视与积极态度,是中国新闻传播学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事实上,中国的新闻史有着异常丰富的内容,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新闻史都无法比拟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外文版的出版,为世界了解中国新闻史提供了更大的窗口,有助于提升中国新闻学的国际影响力。

如今,新闻史学已有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有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开始以我为主,走向世界。今后,我们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让新闻学研究更加立足中国实践、符合中国实际,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期待。

(本报记者焦以璇采访整理)

    弘扬“西迁精神”再出发

    讲述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老教授潘季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潘季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的肯定、对我们西迁老教授的关怀,让我们感到荣幸之至。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的情形,让我记忆犹新。我们只是做了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让我们觉得,平凡也可以成就伟大。

我是1952年进入交大读书的,迁校的时候我只有21岁,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时候是83岁。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肯定了“西迁精神”的重要意义,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这两年,我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分享西迁故事、宣讲“西迁精神”,有时往返30多个小时,时间紧张就在路上写稿、改稿,但我丝毫不觉得辛苦。现在,学校能讲西迁的老教授越来越少了,我要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为宣传西迁故事、弘扬“西迁精神”尽自己一份力量。每当此时,我的那些老师、同事的音容笑貌就在我的脑海翻腾,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令人怀念。

交大西迁时,国家一声令下,许多和我一样的西交人怀着一腔热血来到西部,在一片麦田上建起了西安交大。我们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60多年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各类优秀人才,其中40%在西部工作。如今,很多西迁老教授已经长眠于西部的黄土地下。

虽然年事已高,但我们始终心系家国。我很羡慕年轻一代能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代人要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实现民族复兴,肩上的担子很重。交通大学为救国而生、建国而迁、为强国而兴,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中,关键时刻从未缺席。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建功立业。

2020年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创办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学校多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形成了一支以领军人才为核心、骨干教师为主体、青年优秀人才为支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创新港建设为引擎,坚持“四个面向”,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关键技术突破和产教融合发展。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截至今年5月,学校16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4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进入前1‱……

看到这些成绩,我们这些老教师都很高兴,年轻一代起来了,他们很了不起。教师节来临,希望青年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业务上以身作则,精益求精,做好让学生终身难忘的人师——既要教育青年一代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树立爱国奋斗、无私奉献的志向,也要给学生讲清形势,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埋头苦干、谦虚谨慎,才能做出响当当的成绩来。

(本报记者冯丽采访整理)

    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

    讲述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敦煌市考察时强调,要加强敦煌学研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成果。郑炳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工作进展。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敦煌市考察。作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我向习近平总书记详细汇报了中国敦煌学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当时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作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让我激动不已。我下定决心,既然做了敦煌学研究,就要把它做大、做强、做深入,做中国气派的敦煌学,才能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40年来,我们敦煌学研究工作者,坐在冷板凳上,拿着放大镜,利用缩微胶卷,推出一部又一部敦煌学力著,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牢牢掌握了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20世纪80年代,各国藏敦煌文书还没有完全公布,从事敦煌学研究的基本资料十分有限,仅有从国外拍回来的缩微胶卷和黄永武编的《敦煌宝藏》。两者尺寸大小有限,图版模糊,释读不易。

我一头钻进敦煌“故纸堆”,一卷一卷地翻检,一个字一个字地释读,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孜孜矻矻、锲而不舍。《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敦煌本梦书校录研究》《敦煌碑铭赞辑释》等一部部皇皇巨著填补了国内敦煌学的“空白”,特别是敦煌学研究方法和思路上,充分体现了我国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和原创性。

敦煌学研究的突破点在哪里?我心里非常清楚,发展敦煌学需要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积极和国外学术界交流。我们组织力量将我国港澳台学者的论文集合出版,并集结国内一流敦煌学者出版了“讲座敦煌书系”“敦煌学家自选集”等丛书,这些论著是中国敦煌学者在国际上的集体发声,在敦煌归义军、碑铭赞、写本藏经、石窟艺术等方面提升了中国学术的话语权。

在新时代,敦煌学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我提出“西出东进”的策略,组织团队在原来敦煌文献、石窟艺术和敦煌史地研究力量的基础上,组织回鹘文、梵文、古藏文等方面的专家开展研究,先后获批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如何把敦煌文化传承好、弘扬好?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敦煌学前沿研究概述”选修课常年爆满。上课之前,我通常闭门备课,一丝不苟地撰写讲稿,根据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修订PPT内容。为了精准阐述一个知识点,有时我会花费几天乃至几个月的时间查找资料。

这是一个漫长而又沉重的工作,但我很高兴。通过这门课,更多本科生接触到敦煌学,加深了对敦煌文化的理解。也正是因为这门课,许多学生学习敦煌学的兴趣被点燃,一步步成长为敦煌学研究员。2012年,“敦煌学前沿研究概述”入选省级精品课程,兰州大学敦煌学专业教学团队,获批为省级教学团队。

敦煌在中国,也属于世界。视察甘肃期间,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敦煌学研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成果。

如今,兰州大学作为中国敦煌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地逐渐形成,一批后起之秀在敦煌学界崭露头角,敦煌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不断加强。我先后接收海外留学生30余人次,经过数年成长,他们也已成为本国敦煌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本报记者尹晓军采访整理)

《中国教育报》2022年09月10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