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推动非遗传承进校园,强化专业技能教育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发布时间:2022-09-20 作者: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邓旭 刘全志 褚腾腾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邓旭 刘全志 褚腾腾)“老师们,请听我讲,泥塑的基本要点是捏、揉、搓、刻、粘、上光等,捏指的是先用手捏塑出所需要的形状……”近日,在山东省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的手造工作室里,来自济宁市兖州区文化部门的非遗文化传承人讲解泥塑的基本技法。这是该校对教师进行“山东手造”特色专业技能培训,为培养学生制作泥塑等作品做准备,也是为新学期筹建“山东手造”特色社团积蓄师资力量。

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重视非遗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学期除了开设非遗传承课程外,还组织大量非遗与传统文化社团活动,每年邀请兖州文化馆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到校授课,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传统技艺的魅力,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我们充分调研学生对非遗传承的认识和喜好,邀请非遗传承艺人教学,鼓励学生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大伟说。

在手造工作室里,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课余社团彩泥组制作的《取经》作品中,唐僧师徒四人栩栩如生。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精心打造“山东手造”特色专业技能课程,师资是关键。学院针对非遗传承项目教材较少的实际情况,注重加强跟文化部门沟通联系,共同开设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形成课程体系;整合学校现有教学师资,邀请非遗传承专家对师资进行培训,组建优秀教学团队,优化师资队伍。

依托师资保障,学院还针对手工业从业者特点、重点就业群体培训需求,拓展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传统手工业培训资源供给。此外,学院通过扫描仪采集文物或展品数字信息,打造数字化虚拟展馆,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欣赏非遗作品,解决了博物馆有限展馆面积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今年初,山东省委宣传部等发布的《“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山东手造产业体系健全完善,创建国内知名的“山东手造”领军品牌50个以上,形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手造产业集聚区。这为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进一步打开了办学思路:开设手造工作室,培养专业加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建立“山东手造”特色社团,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至少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拥有一技之长。

赵大伟表示,下一步学校计划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与市场需要,按照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和课程标准,适时开设手造类专业,探索“培训+订单+就业”模式,为学生就业增加新渠道,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教育报》2022年09月20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