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编辑荐读

发布时间:2023-05-17 作者:梁杰 来源:中国教育报

    《观我生:壁画上的中国史》

    苗子兮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部别具一格的中国历史读物。作者用以图叙史、见微知著的写作手法,从东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两宋的千年壁画史中遴选14部墓葬壁画的杰出作品加以解读,呈现出一部色彩斑斓的中国历史。

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读物的主人公。从神祇仙境到庄园牧歌,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鲜衣怒马的出行,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望情感被表现在壁画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每幅画都是一扇小小的窗口,透过它,读者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的生命故事,还有大时代的起承转合。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所解读的14部壁画作品中,近半数与华夏文明“边境”的族群有关,由此为突破时空、民族的界限,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了解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的互融互鉴提供了图像史的依据。

    《森林如何思考:超越人类的人类学》 

    [加]爱德华多·科恩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学中以“反思人类学”为旗帜的思潮逐渐成为一道异常显眼的学科风景,并在人类学之外的其他学科,乃至文化、社会、政治生活诸层面激起广泛回响。加拿大人类学家爱德华多·科恩的这部著作即为人类学转向潮流中的一部标志性作品。科恩将自己在亚马逊雨林中田野调查的成果与符号学的理论结合,提出了人类学超越人类的新可能。本书原版出版后,获得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学会重要奖项格雷戈里·贝特森奖,也令作者一举成名。

本书始于作者的一段经历:在厄瓜多尔鲁纳人的村庄,村人警告作者,一定要仰面朝上睡觉,如果美洲豹来了,要与它们对视,否则就会被看作一块“死肉”。这段警告揭示出一种对我们而言相当陌生的逻辑——美洲豹也会思考,也会对我们进行“表征”。由此引出人类学本体论转向的关键问题:何为人类?人类如何区别于其他非人类生物?人类能够超越自身吗?

森林之中诸多“反常”领域,比如“动物灵师”的法术、萨满的幻象、关于恶魔的传说等,不能仅仅还原为自然,也不能还原为文化。《森林如何思考》不着重于以外部的身份去观察、描绘鲁纳人的生活,也不力图证明人类凌驾于其他生灵之上。相反,科恩的民族志研究一反传统人类学以人类,尤其是“文明人”为中心的视角,而试图突破人类习以为常并据其构建世界的语言逻辑,寻求人类与其他生物所共享的生命逻辑及符号系统。

(梁杰)

《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17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