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山东枣庄推进教育惠民工程,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暖心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发布时间:2023-12-26 作者:见习记者 胡若晗 特约通讯员 胡乐彪 来源:中国教育报

守护青少年校园安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家校社交流互通……自今年6月“2023年枣庄教育十件惠民实事”新闻发布会召开以来,山东省枣庄市大力推进教育惠民工程,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通校车、细管理,打造平安出行

“现在好了,孩子坐着校车上下学,不需要我再骑着电车接送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真是太幸福了。”家住枣庄市沙沟镇张庄村的一位学生家长说。

“我们采取依托现有校车公司扩大规模、规范运营、有序整合、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实施了‘财政支持一点、企业付出一点、学生自掏一点’的校车服务模式,将校车公司化服务在全市逐步推开。”

枣庄市副市长张庆伟介绍,枣庄今年共投入2486万元,新购置校车70辆,新开通线路86条。目前,全市两家校车服务公司运营187辆校车,共开通线路213条,保障82所学校、1.4万名学生上下学交通需求。

同时,依托两家校车服务公司,采取托管和收购等方式,逐步将个人和机构名下的校车统一整合纳入校车服务公司管理,并实现全市校车全时监控,确保校车安全规范运营。

在枣庄市公交集团智慧调度指挥中心大厅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通过校车智慧监管平台,对车辆实时位置信息、学生上下车信息、车内实况进行调阅。

枣庄市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长董洋介绍,目前正在联合市公交集团积极推进城区学校定制公交服务,开通更多的线路,打造覆盖城乡、多种运营方式的全方位、立体化交通服务保障网,保证学生上下学的安全快捷。

强监管、抓配送,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食堂的饭比家里的还好吃,我每次能吃两个馒头呢。”在枣庄市西集镇中心小学,记者见到了刚在学校食堂吃完午饭的二年级学生甘峻赫。

“对于中午没空接孩子回家做饭的家庭来说,这项政策实在是太方便了。”西集镇中心小学负责人介绍,目前枣庄市正在积极改善农村学校食堂的供餐条件。“我们学校可以自主选择由政府负责采购、教育局进行招标的配餐公司,价格亲民,学生们既能吃饱又能吃好。”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市共有学校食堂408个,就餐学生约38万人。在经营方式上,学校供餐分为学校自营食堂、劳务外包食堂等4种模式。

枣庄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光明介绍,今年枣庄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专项行动,通过建章立制、专项培训、随机检查、自查自纠等工作,使全市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率、食品安全管控调度制度执行率、校(园)长负责和陪餐制度落实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考核率均达到100%,有效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

负责为枣庄市立新小学配餐的格润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娜介绍,公司严格执行食品留样、“食安封签”、餐盒密封等食品安全措施,全力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增学位、提质量,满足群众教育需求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枣庄市教育局还研究制定了保障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打造高质量达标课堂等目标要求。

增加学生学位,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所,增加学位2.4万个,满足了入学高峰学位需求。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组建学科中心团队、学科工作室,形成以近万名骨干教师为主的学科研究群体,并选聘国内教育教学专家进行指导,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打造高质量达标课堂,启动新课堂达标系列教师基本功比赛,全面推动达标课堂建设。破解高中同质化发展难题,打造3—5个省级学科基地和省级特色高中。

除此之外,枣庄市还通过持续扩大优质均衡教育资源、推进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等举措,把惠民“暖心实事”真正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有了显著提升。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26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