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夯实师范教育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发布时间:2024-02-19 作者:倪元利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了专章阐述,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将教师定位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强教必先强师”,师范教育是培养教育者的教育,是培育高质量教师的关键途径,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只有推进新时代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培养出党和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师范人才,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奠定思想基础:高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培育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师范院校必须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深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进而回答“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培养教师、为谁培养教师”。发展高质量的师范教育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弘扬教育家精神。2023年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首次阐释了“教育家精神”。师范生作为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必须深刻认识师范教育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的重要地位,正确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将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将自我发展融入教育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涵养师德。人民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是为人师表的重要体现,是师范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成效的评判准绳。立德是树人的基础和前提,必须从根本上确保未来教师拥有高尚品格、育人理想,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从而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凸显教育优势:以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为抓手

有高质量的师范教育,才会有更多高素质教师、高水平人才。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党和国家现代化事业发展对教育与人才的需要更为迫切,师范教育必须坚守师范初心,深耕师范主业,践行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使命任务,推动师范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把铸魂育人成效作为办学的根本标准,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融入各类课程,构建师范生课程思政体系,引导师范生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以培养未来卓越教师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履行培养卓越的基础教育教师的时代使命,不断深化办学特色和师范生培养路径,在师范教育改革试验探索中进一步总结和提炼师范生培养的新模式,进而强化师范生的专业基础、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高质量培养优秀师范生奠定基础。

完善师范生教育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结合新时代师范教育的现实需求,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平台,推动师范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育人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形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

夯实智力保障:努力锻造高素质师范教师队伍

高质量的师范教育,需要高素质的师范教育教师队伍。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师范教育必须以人才强教、人才强校的办学自觉,培养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坚持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师范教育教师队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引领新时代师范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师范院校各学科建设要突出“党建引领”,积极培育培优党员教师队伍,树立党员优秀模范教师榜样。

践行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资格准入、招聘引进、职称评聘、评奖评优的首要要求。发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等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领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工程”重点任务,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理念,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此外,在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与职业地位。

完善发展机制:着力推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

高质量的师范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范院校集群。构建协同开放共享的师范教育体系,是优化师范生培养规格、层次和结构,推进师范教育行稳致远、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

加强区域协同,打破教育空间分隔以实现教育质量同步发展。高效实施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推进部属和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促进地方师范院校协同建设,从整体上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充分发挥高水平师范院校学科、师资等综合优势,全方位支持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发展。

加强校地协同,破解成果转化难题。师范院校应当主动融入地方基础教育体系,形成由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基层学校、社会等多元主体深度参与的教师教育共同体,积极发挥师范教育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作用,实现学校与地方协同发展,实现培养成果有效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加强校企协同,健全师范教育实践育人协同机制。尤其要针对师范院校在工程教育、数字教育方面的短板,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与企业共建实训教学基地,联合培养工程教育和数字教育教师,形成学校与企业联合育人的协同共建机制。

展望未来,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建设,需要落实落细培养时代新人和未来教育家、构建高质量师范教育培养体系、高标准服务基础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使命,进而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切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24年02月19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