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沈阳市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为区县教育增动力添活力

发布时间:2024-05-24 作者:孙常福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区域简况

作为辽宁省省会、东北中心城市,沈阳市现有中小学、幼儿园2242所,在校学生89.56万人;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人文资源,基础教育规模大、样态多。沈阳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锚定建设教育强市目标,着力建设以“安全、健康、乐学、成长”为核心内涵的幸福教育,构建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多样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全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筑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点。

沈阳市教育系统锚定建设教育强市目标,围绕以“安全、健康、乐学、成长”为核心内涵的幸福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提升区县教育质量。

市域层面为区县兜底线

加大资金支持,在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切实保障教育资金及时拨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2023年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资金3.29亿元,同比增长44.9%,成为沈阳市增幅最高的单位之一。争取中央和省级学前专项资金4993万元,投入市级资金1.2亿元,保障新增公办幼儿园如期开园。加大资源建设,义务教育新学校建设规划资金重点向快速增长的区县倾斜,过去3年投入建设资金42.9亿元,共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7所,新增学位6.6万个;2023年新增公办幼儿园20所、普惠性幼儿园18所,新增普惠学位5000个,普惠率达89.2%;综合改造40所乡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保持100%;普通高中省级优质学位占比达70%,均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全市所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均实行电脑派位录取,在校生规模区域占比持续控制在15%以内。

2024年,沈阳市正加大教育保障力度,加快资源建设,切实扩充区县教育资源,包括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翻新改造中小学校运动场地,推进新一轮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合理利用闲置校舍为区县打造更为优质的教育场域等。

市域层面为区县补短板

一是补齐区县优质普通高中建设短板:向优质学位占比最少、最薄弱地区引进最好的高中建分校,改变高中布局。比如在浑南区建设二中学浑南分校,在于洪区建东北育才学校于洪分校等,通过调动、督促和扶持学位紧张地区政府积极新建或改扩建普通高中,实现优质学位快速增长。2023年,沈阳市新增7所包括科技、美育、体育和德育特色的省优质普通高中。目前,沈阳市的85所普通高中,已有省示范性普通高中42所、省特色普通高中28所,其中很多学校既是省示范又是省特色。沈阳市的省优质普通高中占比已接近65%,在全省领先。

二是补齐区县“减负提质”短板:沈阳市坚持校内提质、校外治理同步发力,探寻“减负”与“提质”的交点,召开了“沈阳市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经验交流会”,以高质量作业为突破口,落实减负增效提质。高质量开展“名师在线”公益课堂,有效解决了各区县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生学科复习缺乏针对性等一系列问题,累计服务学生18.8万人次,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认可。

三是补齐区县智慧教育建设短板:沈阳市是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的城市,从2021年开始又积极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创建行动。截至目前,已遴选103所市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8个示范区创建单位。2023年建成全国首个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市级平台,创建智慧教育示范校30所。

2024年,沈阳市继续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将成立“沈阳市县域普通高中学校联盟”,试点探索省级科技特色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升级“名师在线”公益活动,鼓励学校适当引入优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同时,持续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

市域层面为区县解难题

一是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难题:构建“大招聘”格局,近年来将招聘范围拓展到全国一流建设高校和省内师范类院校,近两年签约应届毕业生1056人,研究生占比约60%;创新招聘方式,面向社会招聘3780名教师,为东北育才双语学校“民转公”招聘139名教师,平稳顺利完成学校改制。积极开展民转公学校教师专项招聘探索实验,135名原聘用的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通过招聘成为公办学校编制内教师,确保了民转公学校的可持续优质发展。

二是破解区县协同发展难题:通过建立联盟管理互通、干部互派挂职、优秀教师引领、教学质量评价反馈共享、教科研培训联动、校本课程合作开发、城乡学生互动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工作制度,使城区优质学校与郊区、农村学校结成发展联盟。这一招带动郊区、农村学校迅速提高教育内涵和质量,整体提升了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2023年,沈阳组建34个城乡发展联盟,覆盖13个区、县(市)的70所学校,15所义务教育学校与16所都市圈学校签订“结对”合作协议,实现了城乡学校的协同发展。

2024年,沈阳市计划招聘教师3000人,开展专任教师学历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区聘、校聘教师入编;开展专任教师学历层次提升行动;开展师德师风大培训大讨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联盟成员校将达到80所,实施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行动,优质资源覆盖率保持100%。

市域层面为区县扬优势

沈阳市按照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10个方面任务,结合工作实际,设置“12+1”赛道,各区县按照考核任务纳入各赛道开展“争抢拼”。全市各赛道按月通报、排名,晒成绩、赛贡献,各区县在赛道上专班推进、赛马比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充分激发了各区县的内生动力。

沈阳市以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以实验项目为抓手,充分释放各区县的发展动能。2023年初,沈阳市在13个区县征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实验项目。各区县按照“重点实验项目遴选工作方案”,聚焦长久以来“想做没做、做了没成”、严重制约区域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申报项目。最终,遴选出30个区县重点实验项目和104所改革实验学校,并从市、区、校3个层面确定了144个重点实验项目。经过一年多项目建设,全市评选出31个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奖,进行了表彰推广,为各区县推进改革设立了范本。沈阳市积极为区县搭建宣传推广平台,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典型改革经验100余项。

(作者系辽宁省沈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24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