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殷樱 记者 陈朝和)星辰点亮校园跑道、运动场上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近日,在“健康中国2030”与“体重管理年”行动的引领下,四川省多所高校掀起了“可感知、能参与、有温度”的健康校园新风尚。
走进绵阳师范学院兰香苑食堂,富含膳食纤维、高蛋白、维生素的30余种低热量菜品依次排列,8—16元阶梯定价的3款套餐满足不同需求,荞麦面、鸡胸肉、虾等单品日均销量突破600份。
“少油少盐低脂的食品,富含丰富的高纤维和谷类物质,比较受年轻人欢迎。”兰香苑一楼食堂经理胡友明介绍。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则开设了运动营养、营养学等课程,科学讲解营养搭配、食材选择技巧,引导学生制订个性化减脂饮食计划。
此外,不少高校还通过“校园晨跑”“星光夜跑”等方式,营造健康的校园运动氛围。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推出晨跑早餐补贴计划,学生完成晨跑打卡,可通过“易班”客户端领取3元早餐券,连续21天打卡者升级为“晨跑VIP”,可享受蛋白质加餐、免费体测等服务。学校通过“碎片化训练微课堂”“课间运动二维码”等一系列场景化干预,让学生规律运动率提升41%,深夜高热量饮食率下降28%。
“呼气、肩膀放松、下侧腿伸直、脚尖蹬地、上腿抬起与髋关节同高……”在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健身房里,100余名学生一起练瑜伽。“现在,大家在学校一起练瑜伽,既免费塑形,又有同学陪伴减肥,一举两得,真的太好了!”来自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胡琳琳说。
如今,四川长江职业学院针对大学生群体日益增长的体重管理与改善需求,开设跆拳道、普拉提、瑜伽、有氧运动等减脂公选课程,帮助学生科学减重,拥抱健康生活。
“每门课程32课时、历时一学期,每课配备体育健身指导教师授课,他们当中不乏现代五项国际级裁判、国家级裁判和高级健康管理师、高级公共营养师,公选课程一放出来,秒被抢完。”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体育工作部部长陈雪倩介绍,这些课程结合了高强度有氧运动与趣味性,既能有效燃烧脂肪,又提升了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高校的健康行动不是“一时热潮”,不少学校正推动健康管理从“周期性活动”升华为“可持续文化”。
绵阳师范学院将健康管理纳入第二课堂学分体系,开设“卡路里与健康:教你如何科学减脂”“运动营养学”等特色课程,与三甲医院携手开展主题宣教活动、公益健康讲座。该校校团委书记马啸表示:“我们要让健康意识成为学生的终生财富。”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打造“课程—科技—文化”三维赋能体系,加速建设“大学生健康素养实训中心”,推动“体育育人”向“生命教育”升级。学校体育育人工作室负责人刘权表示,学校将跑步与思政教育结合,在校内打造“‘四史’教育跑道”“校史微纪录片”等活动,学生每完成5公里跑步,就解锁一个历史事件纪录片,获得“运动健康积分”,积分可以到超市或“易班”客户端兑换礼品,同时积分可用于参选“年跑冠军”“健康形象大使”等。学校还将跑步与学科进行融合,开发“运动经济学模拟系统”“跑步语音课”等,让运动成为跨学科实践平台。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06日 第0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