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的学生在进行长跑。 学校供图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对学校而言,应积极响应文件要求,主动作为,实施好国家和地方体育课程。笔者所在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不仅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而且自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鼓励全校师生通过长跑的方式来强身健体、增强意志,取得了良好成效。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科学安排长跑
我所在的学校既有初中学生,也有高中学生。我校于2019年秋季学期起开始实施制度性长跑,旨在以长跑为基础,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意志,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基于不同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我们规定,初一、初二的学生跑5圈,初三、高一、高二的学生跑6圈,高三的学生上学期跑8圈,每圈400米。每周跑2次,逢周一、周三下午放学后跑。“能跑完、安全跑”是长跑活动能否持续实施的关键。因此,长跑活动实施起始阶段仅跑3圈,试跑一个月后逐步增加。在长跑制度实施的一年之后,达到上述的圈数要求。到了高三下学期,学生们的学习时间虽然更紧张了,但跑步次数却增加了,从每周跑2次增加到每周跑3次,增加了周五下午放学后的跑步时间。长跑期间,学校医疗人员现场值班,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跑步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规定学生们不能弯腰捡东西,不能“偷停”,不能以步行代跑步,尽量减少交谈,要昂首挺胸,目视前方,保持节奏,相互协调配合。学生若鞋带松了,跑出队伍到旁边系好后归队。身体如不适要出列并向教师说明,根据身体状况调整为步行或休息。初一至高二各年级跑完相应圈数后,由体育教师指挥有序离开运动场。此时,高三学生方阵进入第7圈,开始喊响各自口号,振奋精神,蓄力准备第8圈冲刺。当进入第8圈时,激昂的音乐响起,学生们爆发出全部的力量,向着终点奋力冲刺,虽然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丝毫不减他们的冲劲。他们每一步都迈得坚定有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念,奋力奔向终点,展现了“敢想、实干、善搏”的学校精神风貌。
系统性推进长跑课程实施
不仅仅是学生要长跑,我们也鼓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跑起来,通过长跑来提升身体素质和精气神。所以,我们的长跑集队分教师方阵和学生方阵。教师方阵由校长、书记领头,带领学校其他管理者和科任教师跑起来。学生方阵分年级、班级列队,班与班间隔3至5米,每班排成4至5排横队,前后排间距半米左右,各班由体育委员领跑,班主任跟跑并密切关注学生跑步过程中的表现。轮值的体育教师站在体育看台上指挥长跑。跑前,体育委员带领同学们做好准备活动。起跑时第一、二圈慢跑匀速前进,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第三圈开始逐步适当加快。
作为一项集体性活动,制度性长跑活动在实施起步阶段并非一帆风顺,也遇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不同声音。有教师担心长跑影响教学时间,占用了下班时间。有学生对长跑存在抵触情绪,担心占用学习时间。一些家长担忧长跑会让孩子过于疲惫,担心孩子在长跑过程中受伤。
但随着长跑制度的推进,这些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阻力越来越小。因为师生们真切地感受到,长跑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和教学,反而能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率。如今,师生们已经把长跑视作强体、炼志、提神、增效的重要途径。学校也通过校会、级会、班会、家长会等方式进行沟通引导,诠释跑步的意义,讲授安全长跑的方法,学校管理者也亲自带头参加长跑,发挥表率作用。同时,对于能够坚持突破自我或一个学期长跑不缺勤的学生,年级授予其坚韧之星或体育标兵等称号。我们也分年级、分批次邀请家长代表参加或观摩长跑,以此获得家长的支持。
以制度性长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校本特色体育课,无论是师生还是家长,都已十分认可长跑,并积极参加长跑。长跑活动的隐性价值,已逐步地、不同程度地在参加长跑的学生身上显性化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了,养成了受益终身的运动习惯。长跑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了他们的心肺功能和免疫力,学生们感冒的次数少了,体能测试成绩也得到了提升。一些学生反馈,“起初我跑一两圈腿就软了,经过坚持,到后来第8圈还能铆足劲儿冲刺”。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因此养成了坚持锻炼的习惯,这一习惯让他们终身受益。
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更有朝气和青春活力了。看似占用时间的跑步,实则通过科学规划反哺学习。跑步比学生碎片化的课间更能放松身心,避免无效消耗。运动后,学生的专注力得到很大提升,跑步可优化学习节奏,使学习更有效率。一名已经上大学的学生反馈,“8圈长跑让我暂时摆脱学业的压力,而后以更饱满的状态来投入学习”。
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在面对挫折和挑战时更为坚韧。在锻炼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能使人产生愉悦感和放松感,当学生们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跑步后,往往会感到心情舒畅,压力也会得到释放。因为坚持长跑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自律性,所以这一制度的实施也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坚韧、自信。有学生说,长跑赋予的韧性已融入血液,“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遭遇挫折时仍保持前行”。学生们迎着夕阳奔跑的时光,早已超越单纯的体能训练,化作了一种生命态度,指引他们在未来的路途上稳健前行。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6日 第0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