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湖南大众传媒职院着力培养传媒职教国际人才——

借“桥”出海培育传播使者

发布时间:2025-07-10 作者:本报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叶奕 肖毅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日前,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生毕业典礼上,国际学生们以一首脍炙人口的《朋友》表达了对师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来自马来西亚的主唱邱潇富(KHOO SIAW FUI)说:“希望所有同学不忘来时路,散是满天星,未来在自己的国家各自发光发热。”

  这是该校借“桥”出海,积极打造传媒职教国际人才培养高地的一幕。

  这里的“桥”,是指2008年至2019年,该校联合湖南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了12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系列赛事。赛事累计吸引全球128个国家2000余名选手来华参加复赛、决赛,带动150万人次参与海外预赛,每年观看比赛的全球观众数量达上亿人次。

  作为多年“汉语桥”赛事的校方具体执行负责人,该校党委副书记谢景伟表示:“‘汉语桥’赛事不仅让学校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使者,也推动了学校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实现了从‘全省第一’走向‘全国首个’。”

  谢景伟所说的“第一”指的是该校于2012年成为湖南省第一所具备招收国际学生资格的高职院校;而“首个”指的是2020年学院获批与长安大学、马尔代夫维拉学院共建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成为首个由高职院校承办的海外汉语中心。

  从“省内第一”到“全国首个”的背后,是该校打造传媒职教国际人才培养高地的全面实践创新。

  该校不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而是通过“需求锚定—精准供给”的产教对接机制,形成“中文+职业技能”系统化海外办学方案。在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院联合马尔代夫当地旅游局、经济发展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人才培养与当地产业需求匹配。

  目前,湖南大众传媒职院开设了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网络直播与运营、数字媒体技术等特色专业方向,陆续培养了来自德国、厄瓜多尔、冈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的学生近百名,学校培养的国际学生毕业后80%从事媒体相关工作。

  不仅如此,作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个设在高职院校的“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贺战兵表示,职教出海与文化赋能是相辅相成的,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手段,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职教出海的题中之义,也更容易实现民心相通、共情共鸣。

  为此,该校与湖南广播电视集团等联合打造了一批文化节目,《世界看湖南》《桥来桥往》纪录片向全球发布和推广;承制第三届、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活动首映主题宣传片,向非洲国家讲述“中国故事”。

  除了创意作品,技术和标准也成为职教与文化传播融合的重要载体。“我们非常需要这样一套数字媒体技术实训方案,并且希望将这些设备以及电视节目制作流程标准应用到我们国家电视台的媒体人培训当中。”一位津巴布韦媒体官员在参观了学校的全媒体实训室后说。

  据介绍,近年来,该校承接了由商务部主办的发展中国家传媒主题研修班15批次,累计培训政府及媒体官员480余名;与圣地亚哥孔子学院合作开发的“天地熊猫”中文教学资源包以及学院师生自主研发的“熊猫识字”互动游戏、《汉字转转乐》特色教材等参展世界中文大会、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制定的“短视频制作”课程标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标准、300多课时双语课程、1000多个文化素材的教学系统向海外推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10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