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安全万里行
本报讯(记者 房子芯)“老李,你孙子放假要看紧点儿,记准那‘六不准’‘四知’,这池塘沟渠看着平平静静的,底下可深着呢……”暑期来临,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梅营社区11组党支部书记、组长、网格长徐涛走在田间地头,反复提醒村民。
炎炎夏日,玉溪聚焦暑期安全工作,持续拧紧防溺水发条,用机制压实一条条防溺水责任链,用行动织密一张张防溺水安全网。
玉溪因水得名,当地2971处水域星罗棋布,水文环境复杂。“为织密防溺水安全网,玉溪市压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政法委、教体、公安、水利等部门的职能职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要求,将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纳入9项专项行动统筹推进。”玉溪市教体局总督学黄云鹏说。
据介绍,玉溪市已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家长”和“教体局、学校、班主任、党员、家长”的“双线”防溺水工作机制,层层压实防溺水责任。同时,学校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每日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利用主题班会、情景模拟等形式,强化学生防溺水意识,提升自救技巧。班主任建立重点学生台账,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一人一策”精准管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梅营社区将辖区划分为15个网格并配备专职网格员,打造“街道党工委书记—站所长—社区书记—网格员”四级纵向责任链条;建立“横向到边”防溺水网格管控机制,“网格长”既对网格内库坝、池塘等负责,担当危险点位的“点长”,又对网格内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工作负责。
“社区在防溺水工作上分配得很细。我们与社区能形成合力,做好防溺水工作。”梅营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李晓芬说。
在防溺水工作中,基层治理作为最前沿,如何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现在向大家展示的地图,就是我们辖区的野外水域图,我们用红、黄、蓝三色标记,分别代表高、中、低风险点,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不放心的点位’在哪里。召开村民大会时,我们会邀请村民也来看一看,哪些地方有危险、哪些区域要留神。”梅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柳华富说。
如果说“网格化管理”是家门口的守护,那么学校“1530”防溺水教育机制就是身边的叮咛。近日,玉溪第一小学的操场上,一盆盆清水有序摆放在地面上,学校正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脸盆憋气”体验活动。在指导教师看护下,学生们轮流深吸一口气,缓缓将口、鼻、眼没入水中。
“太难受了,溺水时简直呼吸不上来!”“野外的水就更危险了。”学生们纷纷感叹。随后,教师详解“两会”“四知”等防溺水技巧,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孩子在学校体验了‘脸盆憋气’后,回家会主动背防溺水知识,还提醒我们记住‘六不准’。学校的安全教育用心了!”玉溪第一小学学生家长李旭东说。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28日 第0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