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变“训研分离”为“训研融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创新高职领导干部培训模式

发布时间:2025-08-05 作者:樊平军 佛朝晖 石君齐 来源:中国教育报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干部队伍的有力引领,而职业院校领导干部培训是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核心环节。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创新性地提出“训研融通”的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培训模式,这一模式注重调研、实践与理论的深度融合,推动高职院校干部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向“研究型”领导转变,旨在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和研究能力的职业教育领导者。具体而言,该模式包括“训前衔接、训中融合、训后转化”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实施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创新措施。

  训前研究需求和对象

  做好“训研衔接”

  训前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对学员的需求进行详细调研,确保培训内容与学员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

  通过对来自不同院校和领域的高职院校领导干部进行广泛调研发现,普遍存在办学情怀多、全局视野少,基于经验决策多、调研分析方法少,产教融合愿景多、有效执行策略少等现象,导致改革难以落地、成效难以达成。

  对此,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通过对学员群体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高职院校领导干部“三力六维”履职能力图谱。其中,“三力”是价值引领力、产教融合力和组织领导力,“六维”指信仰坚定的政治定力、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资源统筹协调能力、关键办学能力、愿景规划能力、实干兴教能力。图谱为职业院校领导干部提供了全面的能力框架,能够帮助他们在政策、理论和实践之间实现深度融合,提升应对复杂的教育改革问题决策与执行的综合能力。基于“三力六维”履职能力图谱,遵循“逆向设计、正向施工”设计思路,以研究贯穿培训全过程,确保培训目标明确、课程内容量体裁衣,学员通过训中研、研中思、思中用、用中长,实现对政策、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

  训中研究职教和干训

  实现“训研融通”

  训中阶段是“训研融通”模式的核心部分,主要任务是通过研究职业教育最新政策文件和职业教育干部教育培训规律,推动干部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为解决传统职教培训“普教化”的问题,构建了“央—地—院—校—企—所”六方协同机制和“3+3+N”课程体系。

  “央—地—院—校—企—所”六方协同机制实现了中央、地方政府、学院、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党性教育场所以及社会研究机构等多方面协同合作,形成政、理、实一体的培训体系,将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力量有机融合,促进了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创新性地推出“3+3+N”课程体系。具体而言,课程内容分为3个主要模块:第一模块是“政治素养”,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遵纪守法的践行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面向教育强国纵深推进职业教育数智化”“高职院校党建的实践探索”“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和趋势”等课程,着重提升干部的价值引领力;第二模块是“专业能力”,通过“职教本科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五金’建设”“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与实践”“四个激活: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帮助干部提升产教融合力;第三模块是“领导艺术”,通过“加强高校中青年干部素养修炼与能力提升”“全媒体时代教育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与舆情应对”等课程,提升干部的组织领导力。

  同时,为了确保培训的多元性,学院邀请学界、政界、业界的专家授课,通过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政策面对面、外出调研、现场教学、学员论坛、问题大家谈、结构化研讨等形式实施培训课程,使受训干部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之间达到良好的平衡。十余载以来,学院品牌班次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高职)和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高职)一直坚持京外调研,全体学员组成若干调研团队,分赴不同省份地区,围绕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体制改革、模式创新、强化管理、内涵发展”等主题,选择当地若干有特色的高职院校、企业和职教城,以座谈会、实训基地参观、职教城参观、企业参观和个别交流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综合调研。调研后,各团队根据调研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内容涵盖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特色发展、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举措和新经验。

  训后促成研究成果

  深化“训研共生”

  训后阶段的目标是确保培训成果的有效转化,通过建立研究成果转化平台,解决传统培训中“一培了之”的问题。

  学院通过“学员智库”平台,促使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通过政策咨询报告、学术论文等形式反馈到职业教育实践中。学院还建立了“学员之声”政策咨询站,通过这一平台,学员可以将自己的调研成果和政策建议提交给教育主管部门,推动职业教育决策的优化。2024—2025年,学院职业教育培训学员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经历“自由选题—广泛调研—组内研讨—咨询论证—成果汇报”5个阶段,成功报送多篇调研咨询报告,推动了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互联互通。

  为提高受训干部的后期培养成效,学院搭建“校友返校话成果”平台,邀请卓越校友返校授课、分享交流。今年5月,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邀请往届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高职)学员返校,与74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高职)共同开展“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座谈会”。

  通过“训研融通”培训模式的持续实施,学院不仅在培养干部的领导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而且推动了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15年来,学院共培训近万名职业院校领导干部,实现对1000余所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的全覆盖培训。未来,学院将继续推进“训研融通”模式的深化实施,优化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机制,并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探索和创新,将这一模式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作者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05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