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确权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多元发展筑牢根基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常被称作给自然资源“上户口”,旨在界定全国范围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主体。据媒体报道,湖南航空技师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院校此前完成确权登记工作,无疑为这些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产权确权契合国家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多元发展筑牢根基。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多元办学格局,鼓励企业与社会力量投身职教。此时,确权登记意义重大,它清晰界定职业院校资产归属,为参与方提供透明产权框架,保障其合法权益,提升办学积极性,推动资源高效配置与办学模式创新。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部省协同推进机制,力求在多领域改革突破,出台系列激励政策,营造良好制度生态。确权登记为这些举措保驾护航,明确各方产权关系,避免纠纷,提升资源整合效率,促进职教与产业深度对接。而且,清晰产权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改革目标圆满达成。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办学产权确权问题成为困扰其发展的关键要素。确权登记可多方面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一是确权登记能为职业院校稳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从全国范围来看,过去产权归属不清,职业院校在土地使用、设施建设、资源投入等方面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发展规划,让投资者和社会力量望而却步。确权后,职业院校资产归属明确,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能安心开展教育教学。二是确权登记有助于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产权模糊时,资源难以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有的职业院校资源不足,有的闲置浪费。确权能清晰了解资产状况,促进资源整合,提高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三是确权登记能增强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信心。职业教育发展需大量资金,仅靠政府财政支持是不够的,需吸引社会资金。确权后,投资方的各项权益受到保护,能激发其积极性,为职业院校发展提供更多资金,进而扩大办学规模和提高育人质量。四是确权登记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此外,明确的产权归属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大空间和更高办学权,从而能灵活开展活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产权有保障,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将更紧密深入,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企业需求的更好对接。
株洲三所职业院校完成确权登记工作,是对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又一次提升和优化。《湖南省职业教育条例(修订草案)》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等要素,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职业学校以及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平台等。这一政策导向与职业院校确权登记工作相辅相成。一方面,确权登记为上述要求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案例和基础保障。另一方面,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为确权后的职业院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也为全国职业教育确权登记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系湖南省教科院教育科学规划研究所所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13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