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一次“改良土壤”的智慧之旅

发布时间:2025-08-26 作者:林雅玲 来源:中国教育报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已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也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创新师生互动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四年级“蔬菜种植”劳动教育项目式学习中,笔者利用平台的“群共享”发布种植问题,如菜地阳光不足怎么办、土壤肥力不够怎么给蔬菜增加营养等问题,让学生在平台上展开讨论,并通过投票决定聚焦“改良土壤”内容开展深入学习。

  随后,笔者在平台发布了“就有效改良土壤营养,你是如何学习”的学习任务单,包括“我学习平台的课,知道可以施肥给植物补充养分”“我上网查找资料,知道可以加入营养土”“有机肥是一种环保健康的肥料,可以给植物提供比较全面的营养”等。通过平台收集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笔者发现学生发现问题后,会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这既是个性化的主动学习,也是深度学习的过程。

  根据平台问卷调查统计,笔者确定上课围绕学生最为关注的“通过施肥给土壤增加肥力,为植物提供养分”的内容进行操作实践。“老师带来的3种肥料的实践要点和注意事项是什么?大家可以重复观看,做好学习笔记!”学生点开群共享资源,线上自主学习施肥操作视频,线下个性化选择一种肥料进行施肥劳动实践。

  笔者用手机将操作过程投屏在教室大屏上,同时追问学生:“你们小组选择什么肥料?为什么?”“我们选的是有机肥,因为有机肥环保、健康,在家也能做。”“我们用缓释肥,因为缓释肥可以减少施肥的次数。”……“肥是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笔者继续提出问题,并展示施加了2种肥料的小组操作照片,提醒学生在劳动中要注意科学规范。

  经过学习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是否满意?平台的智慧统计,此时发挥大作用。笔者提问:“你们在操作活动中有哪些好的经验分享或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提出来共同解决的?”有学生对照线上评价指标坦言:“我们分工不够明确,所以速度慢了。”然而,让笔者更加惊喜的是,经过课堂学习、课后讨论,有学生提到要合作解决劳动过程中的问题,还有学生提到小小的土壤有大大的学问,劳动不易。

  本次项目式学习,围绕“土壤改良”开展了深入探讨,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学生借用数字化技术解决问题,还引发了对“蔬菜种植”劳动的思考,这样的教学促进了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方法的融合,在培养学生用好技术和工具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松柏第二小学)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6日 第0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