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抓牢关键问题 彰显规划效度

发布时间:2025-08-29 作者:殷玉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区县科学编制“十五五”教育规划,需在复杂教育生态中聚焦重大问题、核心问题、真实问题、未来问题,确保规划兼具战略高度、专业深度、实践力度与未来效度。

  跳出教育看教育,关注战略重大问题

  跳出“一地之外”,将区县发展置于国家教育现代化进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坐标系中考量,既要坚持国家教育政策,又要立足现实需要、服务国家需要。一是深刻领会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等国家重大教育部署作为规划制定的根本遵循。二是精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深入分析省市的“十五五”发展规划、产业升级方向、人口结构变化等。三是主动服务国家民族复兴使命。规划需系统设计如何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扎根教育强教育,聚焦育人核心问题

  区县教育规划具有专业深度的重点是聚焦核心育人问题,这就要求区县精准识别并紧紧抓住影响育人质量的最直接、最根本、最迫切的“牛鼻子”问题,在规划中集中力量突破。

  这里,最关键的体现是提高教育质量。一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攻坚,这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核心引擎。教育规划应当聚焦这个核心育人问题,并将之转化为可操作、可实现的具体目标。二是学生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落地,这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核心路径。教育规划需明确回答学生核心素养问题。三是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突破,这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核心力量。教育规划需着力破解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更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与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等难点问题。

  立足教育办教育,解决真实教育问题

  区县教育规划有实践力度的核心是具有解决真实教育问题意识。关键在于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调研机制,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便捷的意见征集与反馈平台,设立“金点子”奖鼓励全社会提出解决方案,并在教育规划中清晰呈现基于调研发现的问题清单与针对性举措。重心在于深切回应师生和家长的真切诉求。一是深入师生群体开展需求诊断,全面了解师生的真实状态、迫切需求、主要困扰与发展期待。二是聚焦微观场景中的痛点难点,关注看似细小却严重影响教育体验与效能的问题。三是重视数据与证据的支撑,并用数据描绘真实图景,识别隐藏问题。此外,倾听家长与社会的声音,以及了解社会资源对学校发展的潜在支持点。

  前瞻研判谋教育,精准把握未来问题

  区县教育规划有未来效度的关键是具有预测教育发展问题意识。需以“站在未来看现在”的视角谋划教育发展,使教育规划“有远见”,能够立足当下、引领未来。系统研判未来可能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围绕发展趋势设计弹性应对方案,建立教育发展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确保规划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具备动态调适能力。重点在于敏锐把握社会变革与教育发展的深层需求。一是精准把握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深度剖析知识经济与创新驱动战略的内核,培养具备高阶思维、跨界融合能力、终身学习素养的新型人才。二是逐步推进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系统研究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对教与学的底层影响。搭建智能教育基础设施,通过建设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大数据学习分析系统,为技术应用提供硬件与数据支撑。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9日 第0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