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担心村里学校小,怕孩子学不到东西,跟不上城里娃。现在看,是真不一样了!”日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镇中心学校六年级(1)班学生马丽娜家长开心地说。
走进校园,孩子们可以近距离触摸大地的温度,聆听自然的低语,闻着泥土的芬芳,品尝果实的甘甜,观察植物的生长,这种“五感观察法”让劳动教育不再单调。在这里,“萌宠乐园”成了学生的欢乐天地,“每周三,我都会去看我最爱的小白兔,喂胡萝卜。”三年级学生妥晶晶说。
大满镇中心学校和上秦镇中心学校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家乡的民俗文化,龙狮队、太平鼓、腰鼓等“非遗”社团如火如荼,既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近年来,甘州区积极推进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覆盖完成乡镇中心学校风貌改造,并着力打造17所“优而美”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实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用创意点亮每个角落,用温度滋养每个生命,让乡村学校不仅传授知识,更成为孕育希望、连接未来的灯塔。‘优而美’成为教育最美的样子。”明永镇中心学校负责人李兴彪说。
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正在悄然改变着教育的面貌。三闸镇中心学校、甘浚镇中心学校、安阳乡中心学校等,通过“双轮驱动模型”,将AI技术与教学模式相结合,实现教学模式的数智化迭代。“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智慧教育的春风正吹拂着乡村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甘浚镇中心学校负责人说。
在此基础上,甘州区成立5个城乡教育集团,组建“三人行”团队分赴乡镇学校送教,按照“教师覆盖、学科覆盖、精准诊断、闭环追踪”的原则,组成教学视导专家团队,通过点课制、诊断式、访谈式等方式,对各学校全科或薄弱单科进行教学视导,提升乡镇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同时,由集团化学校牵头,按照“一校带多校、一校带多点”总体思路,开展名师讲评、名课观摩、专题研讨等网络研训,打造“一个课堂、多校互动、全区共训”的同步互动教学研训共同体,不断提升乡村学校质量。
“我们要持续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确保适龄少年儿童就近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同时,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课堂教学、教研教改等多方面发力,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质量,让孩子快乐,让家长放心,让群众满意,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甘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蔡青表示。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20日 第0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