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涵育人文素养、构建跨学科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使命。暨南大学文学院积极探索并创新构建“一体三通四维”人才培养模式,在直面时代挑战的同时,为人文社科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
从“教知识”到“铸价值”:重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价值育人体系
暨南大学文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融合语言文学知识传承与创新,创新构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价值育人体系,实现从知识本位向价值本位的范式转换。教学过程中,依托“语言文字、文献典籍、文学艺术”“三位一体”载体,融入文艺价值观和语言价值塑造。“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团队教师获省级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等奖,多个教改项目入选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学院遵循价值认知递进规律,深度渗透价值引领,构建层次分明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价值育人体系,发展特色课程集群,培养学生运用新时代语言观和文艺观指导实践、分析并解决语言与文艺问题的复合能力。
近年来,暨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代汉语”“中国古代小说史”“《红楼梦》的空间艺术”“语言学概论”等多门课程入选国家级别一流本科课程,《现代汉语通论》《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多名教授深度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教学体系创新成效显著,“‘一个核心三个面向’构建文艺学创新教学体系”“新文科趋势下以文学批评为中心的文学教学体系创新实践”荣获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3个教学团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40名教师入选国家及省级重大人才工程人才名单或获评国家教学名师。
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人文强基+数字赋能”教学新生态
暨南大学文学院为解决人文学科固化问题,基于“强基固本、拓维增能、实践驱动”理念,构建“一核三通”体系:以语言学和文学史为核心,贯通文史哲,拓展新文科课程,深化数字人文研究。学院依托国家“基地班”创新“中国语言文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获批广东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中国语言文学+”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振铎班)于2024年9月开班,秉持“不拘一格、个性培养”等理念,围绕中国古典学、比较文艺学、语言科技、中国现当代文学四大方向,建设前瞻性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科研项目和师资团队。课程体系融合人文通识、强基课程、交叉创新和个性化培养,包括“数字人文”“智能语言”等交叉课程。
在国家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暨南大学文学院推动跨学科融合及校企合作。2023年,“岭南数字人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4年,“暨南大学—科大讯飞方言语音科技联合实验室”获批校企联合实验室。该中心以4项人文学科实践技能为核心,依托发音语音学、科技考古和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三大方向培养数字人文人才,建设“数字人文与专业大模型应用”微专业。多个项目获批省级教改课题,研发系统获软件著作权,学生成果收录于《南方语言学》。实验室聚焦方言语音合成与中文文本智能处理,推动资源信息化,近3年,200多名本科生参与项目,建成潮州方言数据库。
四维协同育人体系:构建能力生成型教育新范式
暨南大学文学院创新构建“差异培养奠基、实践导向牵引、数字技术赋能、教研一体融通”的四维协同育人体系,推动专业教育向能力生成型、文化浸润型与智能融合型转型。依托“基地班”“实验班”“师范班”三级分类体系实施分层教学,构建基础型、拔尖型、国际化三类人才架构。通过语言田野调查、文艺批评实践、创意写作训练“三位一体”路径,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举办“明湖杯”大赛,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打造数字人文平台,培育学生的人文创新素养,并通过国家社科基金助研计划实现教学动态更新。
近年来,学院实践育人成效显著,学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本科生团队获评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实践团队,受到国家教育部门表扬。学生超百人次在国家、省级文学创意竞赛中获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作品逾百篇。仅2023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作文大赛、“挑战杯”等竞赛活动中获奖80项,其中国家奖项14项、省级奖项6项、市级奖项1项、校级奖项59项。
暨南大学文学院的教育教学创新为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强化价值引领、优化教学内容、革新培养模式,学院培育了兼具文化传承、科技素养与服务社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未来,学院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人文社科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郑焕钊)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25日 第1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