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10月2日讯(记者 陈欣然)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天津大学师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天津大学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师生们备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在回信精神的指引下,不负时代,勇攀高峰,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高屋建瓴、立意高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教育强国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要坚持‘从未来到未来’理念,健全供需适配的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坚持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学校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能力。”杨贤金说。
天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柴立元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实干争先的强大动力,将办学实践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进程中:要加快推动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迭代跃升,实施新工科战略领军和提质扩面工程;要实现更多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打造“一流学科方向+学科带头人+重大标志性成果”三位一体的天大学科名片;要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更多高价值成果转移转化。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天津大学智能制造中心主任、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涛说:“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新工科教育改革为驱动力,持续做好多学科交叉的项目制课程体系、产学研融合的实践教学中心、人工智能赋能的教学平台等核心育人载体建设,打造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邾继贵说:“我们一定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目光对准国家需要的地方,在国家重大工程任务中找方向,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研发出完全自主的支撑国家重大装备高性能制造的关键利器,肩负起‘仪器报国’的历史使命。”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3级硕士生马妍曾在2023年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她说:“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踔厉奋发,怀着青年大有可为的豪迈气魄勇攀科学高峰,不负时代,善作善成,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生冯展宇是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银奖获得者。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殷切嘱托,让他深刻认识到个人的科研道路必须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相连。“未来我将发挥专业优势,带动更多同学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和成果落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把论文真正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03日 第0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