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红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烈士纪念园等场所成为热门选择。与课本中的文字与课堂上的讲解相比,走进红色场馆,触摸老物件、观看沉浸式影像,孩子们不再是“听故事”,而是“临其境”,能从老物件的纹路里读懂岁月的沧桑,从场景复原中理解先烈的坚守。这种“实景式”教育的感染力,远非书本可比。
人们在纪念馆里聆听英雄事迹,在烈士墓前献上鲜花,本质上是在与历史对话、与英雄共鸣,这种情感共鸣能唤醒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让“爱国”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认同与行动。越来越多人愿意走进红色场馆,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厚植家国情怀,红色基因便能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10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