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浙江交通职院通过“东西互联·山海协作·浙路智富”:

育好交通人才 助力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5-11-18 作者:袁道福 王露莹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室里,汽车学院教师刘美灵正通过视频连线,与新疆的职业院校教师们分享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的设计经验。屏幕那头的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贾红军认真记下每一个细节:“他们讲解的教学方法对我们帮助太大了!”这场跨越4600公里的交流,是浙江交通职院以“东西互联·山海协作·浙路智富”为蓝图,培育新时代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探索共同富裕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东西互联:

  架起跨越千里的知识桥梁

  5年前,浙江交通职院汽车学院院长朱福根作为援疆教师之一,踏上了新疆阿克苏的土地。他此行带来的不仅是课件,还有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在阿克苏职院,他与当地教师共同开发了一门无人机物流课程,如今已成为学生们的“明星课”。学生阿依古丽兴奋地说:“通过VR设备,我能‘走进’杭州的地铁站台门检修现场,感觉技术触手可及!”这门课程不仅让新疆学生掌握了前沿技术,也为当地物流产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

  通过“科教融汇援疆”项目,浙江交通职院与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10多名教师像朱福根一样奔赴新疆,开展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和科研合作,他们帮助新疆交通职院成功申报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还帮助塔里木职院成功承办国家级技能大赛,并取得全国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突破。

  “这套协同攻关机制,我们已在多个联合实验中验证过有效性。”在新疆交通职院的实验室里,浙江交通职院的科研专家吕教授与当地教师一起围坐在智能沙盘前,针对智慧交通关键技术展开“头脑风暴”。通过设立专项科研基金、共建科研实验室、开展人员交流培训等措施,双方科研人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共享成果,不仅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也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浙江的老师不仅带来了方法,更点燃了我们自主创新的信心。”新疆的教师们对此深有感触,这种多元化、全覆盖的援助模式,让浙江与新疆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双方签订了科研和信息化对口专项援助协议书,形成了实施方案和备忘录,从课程开发到技术攻关,每一次交流都在为新疆交通运输事业铺就人才与技术的坚实基础。

  山海协作:

  从课堂到田野的乡村振兴

  “十年未解的‘出山难’,如今变成了‘致富快车道’。”说起今年的春茶,丽水市松阳县的茶农老王笑得合不拢嘴。过去,春茶运输因山路狭窄、效率低下,常常让茶农错过最佳销售时机。如今,浙江交通职院的教授带领团队,用无人机分析运输路线,为茶农定制了智能调度方案,让运输效率提升了30%,不仅催生了多家本土科技公司,还带动全县茶产业增收超亿元。

  这一切得益于该校与松阳县共建的智慧交通产业学院。秉承“互利共赢、资源共享、创新发展、共同繁荣”的理念,该校联合数字公路应用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与松阳县政府结成战略同盟,深耕智慧交通与数字公路领域,不仅催化了当地智慧交通生态的蓬勃发展,还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搭建起县域产业与经济发展间的桥梁。

  在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该校与当地政府联办的民族学院同样硕果累累。民族学院教师陈丽在她的民族服饰工作室里,展示了一块用汽车废弃安全气囊改造的畲绣面料:“这是我们材料团队研发的环保畲绸,既保留传统纹样,又具备防水耐磨特性。”作为首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对象,陈老师不仅自己开发了3门民族技艺与现代制造融合的课程,还指导学生小陈运用汽车模具技术改良了畲族银饰锻造工艺,产品获得企业千万级订单。

  近年来,民族学院为景宁输送了百余名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优的技术技能人才,并作为知识与技术的供给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当地旅游和电商产业发展,显著提升了当地产业的技术竞争力和市场价值。同时,通过“政校企·产创研”六位一体合作模式,引入前沿技术和优质项目,不仅促进了山区县产业的革新,还为民族地区开辟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浙路智富:

  搭建智慧公路点亮乡村路

  “这套母校研发的‘浙路智富’数字农村公路系统,能实时感知路面温度、湿度,自动检测隐患。”在长兴县的乡间公路上,浙江交通职院毕业生王浩正用手机查看路况,他介绍说,去年提前预警的6处山体滑坡风险,帮村庄省下80万元抢修费,还让新鲜山货畅通无阻地运出大山。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好农村路”要求,浙江交通职院研发了“浙路智富”数字农村公路系统,覆盖农村公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规划、建设到维护、运营,实现数据的全面采集与智能分析。不仅提升了农村公路的管理效率,还解决了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系统的成功应用,让长兴县在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农村公路智慧化建设的典范,让村民们不仅出行更方便,山货也能更快运到市场,收入显著增加。村民张大爷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现在不仅平整,还能通过手机App查路况,太方便了!”

  通过“科教融汇援疆”,架起知识的桥梁;通过校县合作,助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农村交通现代化。浙江交通职院不仅编织了一张覆盖东西、贯通山海的立体化服务网络,培养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也为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贡献了交通力量。

  (作者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8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