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未来
前不久,宇树科技CEO王兴兴的硕士毕业论文被网友“考古”,并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在2016年完成的《新型电驱式四足机器人研制与测试》硕士论文里,王兴兴已提出宇树机器狗雏形,还大胆押注电驱式机器人方案,如今该方案被业内广泛接受。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王兴兴回应此事,称机器狗方案2013年就已想到,当时虽想辍学创业,但因条件不成熟而作罢,后续将其实现。
王兴兴的远见不止于此。2009年他就做过小的人形机器人,只是当时因看不到商业化前景和实用价值而搁置。如今,随着机器人AI、大模型AI技术进步,人形机器人发展迅速,他又看到了新机遇。
王兴兴寄语创业者:“科技领域都是超前的,你要去想象未来应该做什么方向的,你只要方向不错,必然是可以成功的。”
抓住科技发展的浪潮,敢于想象、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绳舞希望
“一个乡村体育老师能成为火炬手,这梦一般的经历让我至今难忘。”广州市花都区花东学校校长赖宣治回忆起十五运会开幕式传递火炬的场景,仍难掩激动。
2010年,赖宣治初到村小任教,学生多是留守儿童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没经费、缺器材,他从跳绳入手,自制绳具、钻研技术,组建了“候鸟队”。起初,他想着拿成绩调走,直到学生张茂雪——一个两年未开口的内向女孩,在全国赛上独揽10金后,将金牌挂在他颈间轻声说“老师我很开心”,他泪如雨下。那一刻,他明白:金牌不重要,要用跳绳留住孩子,点亮他们的未来。
他摸索出弓腰半蹲式跳法,带出世界冠军,让村小声名鹊起。2023年,他转战花东学校,将跳绳设为“必修课”,孩子们的绳舞快如马达,花样翻新。15年间,他培养出52位世界冠军,打破13项世界纪录,更让89个孩子登上全运会舞台。
从泥路到世界赛场,赖宣治用一根绳,高举希望之炬,照亮了无数孩子的追梦路。这团火,终将燎原。
罐子里的思念
湖南娄底初三学生龙睿熙,凭一篇《藏在罐子里的爱》,让全网为之动容。这篇作文源于老师童丽芳布置的半命题写作,她批改时被文中对已故10年奶奶的回忆打动,经龙睿熙及家长同意、文字查重后分享至网络。
龙睿熙4岁时奶奶离世,奶奶的形象多靠妈妈讲述留存。作文里,他写下幼时奶奶从罐中舀糖喂他的画面,满是思念。不少网友被龙睿熙质朴而真挚的笔触打动,纷纷分享与长辈的温馨回忆。
面对网友夸赞,14岁的他清醒又通透,直言“文章表达了我的感情,这就够了”。
朴素的文字,也有强大的力量。每个人心底对亲情的温暖记忆,是陪伴一个人成长的点点星光。
(本期点评 胡若晗)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8日 第0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