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以科学教育理念培养拔尖医学人才

仁心妙术育良医

发布时间:2025-11-19 作者:本报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蒋颖妍 来源:中国教育报

钟南山为南山班学生授课。 学校供图

  从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毕业后,王小雨已在内蒙古扎根10年,接产过数千个婴儿。她沉着冷静、技艺娴熟,帮助过很多产妇化险为夷,成为当地百姓信赖的妇产科医生。

  前不久,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举办南山班成立15周年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对王小雨等南山班毕业生大加称赞:“我们很多毕业生虽未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但他们扎根基层,兢兢业业地干了10余年,默默守护老百姓的健康,这些毕业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使命。”

  修炼医者仁爱之心

  “踏入南山班,投身科研、发表文章不是我的最终目的。我的理想十分纯粹,就是再多救一个人!”活动上,代表南山班2024级学生发言的赵剑瑶说。

  2010年,广州医科大学开设南山班,以钟南山的IMH(创新、使命感、人文)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用13个课程模块构建整合课程体系,并引入PBL(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培养以仁心为本、以实干为要的拔尖医学人才。

  钟南山多次提到:“国家正走向强大,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让他们带着紧迫感和责任感来完成项目或任务。”在使命感的引领下,南山班学子勤修医者仁爱之心。据统计,南山志愿队累计服务22万小时,惠及90万人次。

  南山班首届毕业生陈鸣宇现就职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陈鸣宇入学时,钟南山问他:“为何做医生?”陈鸣宇的回答很简单:“照顾好身边每一个我认识的人。”

  在南山班,陈鸣宇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更体悟到医生需要具备“爱”的能力。

  工作之初,年轻的陈鸣宇经常不被病人信任。他的门诊冷清,有时一个月只需做10台手术。陈鸣宇虽曾迷茫焦虑,却从未放弃,他发现很多偏远地区急需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就参与发起浙江省肝病筛查活动。两年时间里,他们走过了20个偏远乡镇,为数万名群众提供服务。

  如今,陈鸣宇已成长为“大拿”,获第十三届“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他的团队每月完成80至100台手术,其中微创机器人手术占比达35%。

  锻造复合型医学人才

  作为“90后”,陈鸣宇已担任浙江省医师协会机器人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等多个学术兼职。为何能成长得如此之快?

  “传统医学教育用器官、病症来划分教学专题,但相对分裂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南山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山班直面痛点,强化“全人医学”理念,引导医学生从患者整体出发理解疾病。

  然而,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各成体系,要开展以器官系统疾病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就需要打破壁垒,串联不同学科相关知识,对教师团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南山班迎难而上,组建由基础、临床等院系专家组成的器官模块教学团队,联合开发校本讲义和PBL案例教材,从具体病症视角出发,努力让医学生在应用中贯通多个器官系统的知识技能。在钟南山的领衔下,南山班建立PBL导师分阶认证机制,鼓励学生围绕临床实际问题,展开自主探索与小组讨论。

  在这样的课堂上,南山班2021级学生卢炫庄感觉到,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究知识。这背后是南山班充分利用广州医科大学众多附属医院、实习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三位一体”临床教学基地群的举措。在病房、门诊、手术室中,南山班学生得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从“写论文”转向“破难题”

  在南山班读大三时,发表一篇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读研期间,以第一及并列作者身份,发表39篇SCI论文……这位“科研达人”就是南山班2018届毕业生梁恒瑞。

  梁恒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4年考试平均分在班里排倒数第六。但他对科研有着强烈兴趣,喜欢翻阅科研文献,关注医学前沿。“当你发现一个目前有争论的话题,刚好你能用自己掌握的科研方法去解决时,机会就来了。”梁恒瑞说。

  “创新不能等到基础知识学完了才开始。”在钟南山看来,学习和科研应无缝衔接。

  南山班注重“早科研”,实施“全程导师制”,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实验室等机构遴选资深教授担任学术导师,组建“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学习共同体。在导师们的引领下,南山班学生从日常兴趣中发现研究问题,开展小组研究并申请课题。

  如今,梁恒瑞已入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担任南山班科研导师,指导学生主攻肺癌早期防控问题。

  据统计,15年来,南山班培养了349名毕业生,其中超过90%的学生升入国内外知名学府。南山班学生共承担34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27项专利授权,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34篇SCI论文。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9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