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8-09-30 作者:胡佳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8年9月25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座谈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教育界专家学者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就如何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这一主题进行座谈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全教会重要讲话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的指导意义

教育部教师司司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全教会重要讲话深化了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认识和理解。全国教育大会指出了新时代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第一,对教育作用的新定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要做到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优先配置、优先落实。第二,关于立德树人的新表述。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升道德品质修养。第三,关于教师队伍的新表述。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前培训质量,确保教师地位待遇。第四,关于评价体系的新要求。要客服唯分数论,改变工程项目分配,对高校教师评价要科学合理。第五,关于服务能力的新期待。教育要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优化教育结构和学科布局,鼓励出国留学。第六,扩大对外教育的新扩展。教育要与各国互融互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留学教育,培养未来的全球精英。第七,关于加强党的领导的新强调。要将党建与学校工作紧密结合,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有效做好思政工作,全面从严治党。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谈了三点看法: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是新时代对教育工作的最新论述,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从某种意义上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标志着习近平教育论述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此次教育讲话在论述教育工作的广度、深度、厚度、力度上是前所未有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涵盖了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教育的战略目标、教育的工作目标、教育的目的与方针、教育改革四十年的经验、教育的工作内容、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体系、教育保障体系、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教育责任等方面,论述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从这个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将会进一步深化、发展。第三,学习、研究、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界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也是教育工作者研究教育强国的总体指导思想,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认为,此次教育大会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成就,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论述,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指南。

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与意义

周洪宇认为,建设教育强国是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时代变革的历史使命,有着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他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要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要基于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依据新时代背景,通过理论研究、比较研究、路径研究、政策研究,全面、深入地研究如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以人民为中心、以强国为目标的教育,真正将我国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强国,为世界教育整体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路径。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着眼于世界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政治抉择和战略选择。他认为要站在大教育角度,站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要强调路径上以量做大,以质图强。建设教育强国对加快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和挖掘国际教育经验、理念、制度有着重要意义。北京开放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既要从国际竞争的角度去理解,也要从对内服务的视角加以关注,教育强国是能够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让国民活得更有尊严,使国民的潜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认为,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强校,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在于育人。他简述了华中师范大学从近代教会学校发展成现代化大学的百年历程,彭南生认为,华中师范大学的发展一方面受惠于中国教育整体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在教育学上有着充分优势的学校,自当冲在反哺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前线。

教育强国的概念、内涵与标志

周洪宇教授认为教育强国是指教育综合实力、制度能力、培养贡献能力、国际竞争力强大并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教育强国主要有七个内涵与标志:第一,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先进理念和正确教育发展战略;第二,具有完善合理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第三,具有完备高效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第四,具有一流的教育质量;第五,具有强大的服务水平和支撑力量;第六,具有充足有效的教育保障条件;第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国际影响和世界地位。他还指出,建设教育强国要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原则,以提高国家教育能力为核心,以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开放、完善职业教育、加快“双一流”建设为基本内容与主要路径。

高书国指出,教育强国要具备强大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现代化教育制度、最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和强有力的教育保障条件。一定要把强国和强人结合在一起,要从新时代的特点来认识和建设教育强国。他认为新时代教育涉及到四个方面,一是中国教育从大到强,二是中国教育服务于高水平、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新时代,三是中国人民享受新时代的高质量教育,四是中国教育由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褚宏启认为,建设教育强国要落实到培养强人。强人要具有平稳开放、民主法治、科学理性等现代素质,其最核心的素质是创新能力,要建设教育强国就要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强人。一个国家强不强,要看它服务人民的能力强不强,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自己的人民受益。关于教育强国的本质问题,他认为“强”便是指现代性,要建设教育强国就要建设具有现代性的国家。

如何研究与建设教育强国

王定华认为,研究和建设教育强国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他强调,这“九个坚持”厘清了教育规律、总结了教育经验,是现在和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九个法宝。

周洪宇认为,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从党的领导、优先发展、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开放、职业教育、双一流建设等方面系统构建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国道路。他指出,国家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双服务”的模式,即教育必须服务国家,国家也要服务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建立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的战略意识和战略能力,需要加强教育强国标准体系、质量体系、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遵循世界公认的标准,另一方面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强国标准体系。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常务副主任刘贵华认为,研究教育强国要简化研究内容,抓住研究重点,对国际经验进行系统化的提炼总结,结合中国本土经验,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国路径。研究教育强国要找出具有关键性的核心指标,提出可行有效的政策措施办法,突出研究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难点。

杨银付指出,要将研究教育强国和深入领会全教会精神结合,从“九个坚持”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强国的路径,重在突出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之间内在关系,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应用价值。

褚宏启强调,要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维度问题。他认为,在目标维度上,要为人服务,为国家服务,注重培养人;在教育体系上,还存在战略性短板;在管理问题上,政府需要集权,要有活力和动力;在保障问题上,要确保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需要重点关注内涵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以及两者能否兼容的问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认为教育强国的“强”有着动词和形容词的双重含义,研究教育强国要处理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关系,不断完善教育法制体系,依法治教。

此外,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程斯辉、华中师范大学申国昌和王建梁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等也就如何研究和建设教育强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胡佳新)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