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让教师形象美起来

——来自福建省首届“最美教师”寻访活动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1-15 作者:□ 本报记者 白宏太 来源:中国教师报

今年3月以来,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组织开展首届“最美教师”寻访活动,创造性推出“寻访”方式,走近一线教师、探访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感悟他们的人生。活动历时5个多月,最终评选出10名“最美教师”和20名“最美教师提名奖”获得者,在全社会产生积极、广泛的影响。

寻访“最美教师”与常规的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相比,不仅是一种活动方式的创新,也彰显出教师荣誉制度的新气象。

大爱无言,大美有形。10位最终当选的“最美教师”都来自教育教学一线,事迹真实、生动、感人,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典范。

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对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视,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在教师工作上,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方法,探寻让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新机制,培养“大国良师”;另一方面要“打铁必须自身硬”,要以较高的道德素养和鲜明的职业形象赢得社会的尊敬,让教师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

从这个意义来说,寻访“最美教师”活动的真正价值,是通过过程性寻访、通过从教育系统到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通过多方面发动和宣传,更好地展现这些“最美教师”身上的好品质、好情操、好故事,最终在全社会树立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职业新风范、新形象。

教师是在学生心灵里耕耘的人,需要用自身的美好涵养学生的美好,教师要自觉地将美作为职业的一个重要特性,用美的教育向学生传递美。从根本上说,教师要有美的形象和美的内质。

10位首届“最美教师”身上打动我们的,恰恰是他们所具有的美的形象和内质。63岁仍坚守讲台、深受学生喜爱的王玮教授,在无声的世界里为学生编织梦想的付心知,愿做中国版“马修老师”的刘志红,为内地西藏班学生铺就幸福教育之路的杜成露,以“顺手”之举热心帮助学生的苏元省,用青春韶华换来山村教育春天的林声进,以善良之心照亮留守儿童前程的林金娇,还有满怀对生命的爱与尊重、呵护学生心灵的赵冰洁,善于用智慧育人、让周围的人感觉温暖的赵祥枝,像一颗种子一样在贫瘠的海岛播撒师爱的黄仙永,他们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现了当代教师的职业之美,用美的形象在全社会起示范和辐射作用。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诸如“最美教师”评选等教师荣誉制度创新之举不断涌现,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在诠释教师新时代职业形象的同时,也在丰富教师职业的内涵,我们要为这样的创新点赞!

王玮: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向牌

系统解剖学是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课,听说上这门课的教授是王玮,学生们都充满期待。现年63岁的王玮是系统解剖与组织胚胎系原主任,是学校的“宝贝”,可他不仅经常给大一学生上课,而且与学生打成一片,也喜欢接触新事物,跟学生学用QQ、微信,还建立了微信群。毕业生都说“来福建医科大学,不听王玮的课算白来了”。除了专业课,王玮还给学生开设了富有人文内涵的选修课。每次上课,他的课堂 都不乏站着旁听的学生。

从教30年,王玮坚守人体解剖学教学岗位,而且事必躬亲,做了一个教授本不需要亲自做的事情,为的是让学生享受高标准的教育。仁师仁心,至情至性,秉持科学理想,超越世俗偏见,他将多少人视为畏途的解剖教学当做毕生志业。半世为师,他为莘莘学子奠定了学医的坚实基石,在学生心中播撒探索求真、追求理想的种子,培育尊重生命、崇尚医德的价值观,是学生成长路上一面生动的人生指向牌。

付心知:于无声处奏响生命乐章

“那是一个把拇指放在胸口上的动作,就在那一瞬间,我从事特殊教育的热情,转化成了一生的事业追求和沉甸甸的使命感,我愿把最美的青春献给这些聋哑孩子。”回想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付心知仍十分激动,看到学生们一起用手语热切地呼唤“老师”,一双双单纯、天真的眼睛凝视着她,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令她终生难忘。

付心知是福建省泉州市盲聋哑学校教师。她本身也是聋人,但身残志坚,不仅攻读了硕士学位,还是福建省骨干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她用自己的经历向学生证明“缺陷不可怕,只要你能勇敢面对,一样可以成长得很好”。她与她的学生心相通、意相随,孜孜不倦地研究聋生、无怨无悔地服务聋生,让他们在无声处激荡生命的旋律。她的世界虽然寂静,但她用爱的音符为学生编织梦想的旋律,搭建通往未来的阶梯,她的学生有几十人次在全国、省、市级作文比赛中获奖,她为高校输送了30多名大学生。她爱生如子,虽囊中羞涩,却长期资助贫困学生。她以强有力的精神能量为聋生奏响生命乐章。

刘志红:愿做中国版“马修老师”

10余年前,一个只有中师文凭的19岁农村女孩,只身一人从江西瑞金来到福建厦门,在民办学校任教,创造了厦门市湖里区两个了不起的“奇迹”:29岁,她被任命为厦门市湖里区华悦学校校长,成为该区最年轻的校长,也是该区学生数最多的民办学校校长;31岁,她荣获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是厦门市湖里区第一个获此荣誉的民办教师。

作为外来工子女学校的“外来妹”校长,刘志红恰如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老师,把“所有能替家长做的,都尽可能代劳”;她放弃假期,坚持走访每一位外来务工家庭,以行动教会家长“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她更像一位姐姐,悉心照料孩子们的生活。她带着学生从出租屋走到厦大校园,告诉他们生活不可能是永远的蜗居,还有梦想和远方。她为患重病的学生募集善款,以深沉的爱为困境中的家庭重燃希望。她不断追寻教育教学的可能性,以卓越的办学质量为孩子的未来奠基。

杜成露:藏娃口中亲切的“阿爸”

2003年,初入校园任教两年的杜成露,成为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内地西藏班的英语教师。谈起自己与西藏班的缘分,他笑道:“当时刚工作没几年,住单身公寓,与西藏班学生住的楼很近,经常看到这些孩子,觉得特别可爱。刚好2003年西藏班招一个英语老师,我就想试试。”这一“试”,就是14年。这些年,为了护送学生安全返藏,他时常要在西藏和三明两地往返,对西藏的风土人情也如数家珍。

14年来,在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岗位上,杜成露循循善诱,让几乎英语零基础的内地西藏班学生也爱上了英语;他无微不至,手把手帮助远离家乡的藏娃养成行为习惯、提升自理能力。他爱生如子,240名藏班学生的名字他能牢牢记住;学生身体不适,他总是第一时间带他们去医院就诊,守护到凌晨是常态;每逢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学校里总能看见他的身影,为的是给学生辅导学习、开展活动,为此他已连续6年春节舍弃与家人团聚。从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到学校西藏部主任,藏族学生总是亲切地称他为“阿爸”。他用跨越民族和地域的大爱,连接起东海之滨和雪域高原,铺就一条通往幸福的民族教育之路。

苏元省:“顺手”善举彰显赤子之心

一张破损的木床、一个老旧掉漆的置物柜,两张桌子上零星地摆放着生活用品,数根细竿搭成的衣架上挂着几件衣服……这就是苏元省夫妇在福建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学宿舍楼的值班室,陈设非常简陋。每天,从1层到5层,从5层到1层,巡视每一间宿舍,早晨检查内务,晚上点名,奔走于这间“陋室”和每间学生宿舍,就是苏元省夫妇的全部生活。“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也是我的第二个家。”苏元省深情地说。

苏元省在农村教育教学岗位上已默默耕耘35年。从全科教师到生管教师,无论岗位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他“顺手”做好事的师者仁心。他曾勇救溺水的幼童,面对社会赞誉,他却说:“救人,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顺手之事,换了谁都会这样做的。”他成了人们尊敬的“顺手哥”。在管理寄宿生的日子里,他是孩子们的安全守护神。他以人格教育人格,用灵魂塑造灵魂,在无数“顺手”完成的小事中彰显品格。他的“顺手”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校园里到处都是“顺手弟”“顺手妹”。他用辛劳的付出和无悔的坚守诠释熠熠闪光的师德。

林声进:用青春换来山村教育春天

福建省福鼎市深垅民族小学是福鼎市流美学区唯一的教学点。学校仅有1500平米,在校生88人。教学点原址在深远的山林里,在政府及爱心人士的资助下才得以迁址重建。谈及学校的建设发展,“林声进”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20年来,他以执着坚守见证了一个农村教学点的重生与赓续。

时至今日,林声进已在山区默默坚守近40年。肩负着村民的殷切希望,他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他是校长、班主任,还是宿管员。在一个人撑起的学校里,学校是他,他便是学校!他总是以身垂范,以吃苦耐劳的人格力量和坦诚真挚的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校舍破旧,他多方筹集资金改造重建;山高路远,他坚持护送学生走山路、过溪涧。在他孜孜不倦的努力下,薄弱的山区教学点重新焕发生机,学校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数十年如一日,他用宝贵的青春年华换取了山村教育的春意盎然。

林金娇:用善良照亮孩子的前程

1984年,正值花季的林金娇第一次登上讲台。这个年方二八的女孩独自一人来到福建柘荣山区的单人校,成为一名代课教师。学校地处素有“鸡鸣一声二省晓,犬吠一声三县闻”的英山乡举坂村,是个连男教师都不愿去的地方;办学设施极其简陋,两间破旧的木屋,一间卧室,一间教室。就这样,林金娇开始了教育生涯,从此与困难儿童结下不解之缘。

如今的林金娇是柘荣县第二小学副校长,为了让留守儿童眼里不再有泪水,为了使失依少年重燃生活的希望,她张开博大温暖的怀抱,把爱和阳光播撒在他们幼小羸弱的心田。她给予严重烧伤的幼女一个温暖的家,她让智力迟滞的孤儿寻得安全庇护。从早年的尽己之力爱护、帮扶,到组建团队,如今她的身边已汇聚近百名不同行业的“爱心妈妈”和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儿童过千人。做一名“爱的星火燎原者”,为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这是她矢志不渝的追求!

赵冰洁:源于对生命的爱与尊重

17年前,因为向往大海,赵冰洁举家来到位于福建泉州的华侨大学。自此,她便在心理健康领域不断探索、研究,用专业学识挽救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带领自己的学术团队,将华大心理健康教育推向更深层、更先进的专业化道路。这一切,都源于她对生命的爱与尊重。

多年来,赵冰洁信奉“关爱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原则,以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实践着自己对生命、对学生的承诺,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丰富、深刻,用自己鲜活而丰富的生命影响他们。她能从一张纸条、一则短信、一幅漫画等细节中敏锐捕捉每个异常学生的蛛丝马迹,像母亲一样给他们爱的帮助。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为学生托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她像是一本充满内涵与诗意的书籍,吸引学生阅读,影响他们的人生;她像是充满智慧和温情的生命守护者,指引对人生失去信心的孩子获得重生。

赵祥枝:学生起他就感到温暖

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首批中小学教学名师,省首批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除了这些响当当的荣誉和头衔外,在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眼里,赵祥枝是一位真诚感性、开朗热情、平易近人的好老师,一想起他就感到温暖。

赵祥枝,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教师。他的课堂活力四射,让众多数学尖子在各级奥数比赛中绽放耀眼光芒,更让无数畏惧数学的学子痴恋数学,圆名校之梦。他30多年坚持带领学生长跑,让跑步成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时尚,让运动场成为教育学生的第二课堂。他孜孜不倦、潜心研究,让自己的思想和教学走得更远。他无私付出、传递薪火,让年轻教师脱颖而出,让学校数学组成为业内翘楚。他有诸多荣誉加身,令人艳羡不已,却淡泊名利,不忘三尺讲台的荣耀与使命,坚持做一名“纯粹的老师”。学生说,遇见他是幸运;学校说,拥有他是骄傲。

黄仙永:他就是一颗师德的种子

1999年,大学毕业的黄仙永被分配到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日中学任教。这是一所位于岛屿上的学校,海岛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每晚只供两三个小时的电,停水也是家常便饭,住在低矮的瓦房里,宿舍是一间仅容得下一张办公桌和一张小床的“石头屋”,潮湿的地板满是坑坑洼洼的脚印。但就是在这里,黄仙永一干就是17年,全身心投入海岛教育事业。

17年来,黄仙永甘守清贫,兢兢业业,被称为海岛教师中的活雷锋。他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言传更身教,以仁爱为船,以知识为帆,为学生的心灵摆渡,用实际行动给“师爱无疆”一个最好的注解。他好比灯塔,将海岛学子引向成才的彼岸。他热衷公益,播撒仁爱,先后两次向白血病患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甚至因此放弃了选调进城考试的机会。他以大爱诠释生命的宝贵,让更多生命因为有了他的奉献而律动不息。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15日第15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