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之隐逸者也。
晋人陶潜,是实实在在地种菊、采菊;但也有人可以在无中生出一片菊,司空图就是其中一位。应是大唐初春,阴雨绵绵的天气,司空图买了一壶好酒,邀三五知己,坐于修竹环绕之中。中天,白云初霁,幽鸟相逐,竹旁,飞泉流瀑,落花无言。这时,没有菊,他却在《二十四诗品·典雅》中写道:“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他用他的笔,在梅雨的春,勾住三五九月粲然的菊。隐隐笔墨之处,也流淌出一片古代文人的淡然和超脱。
无菊可赏,心头种菊。种着种着,潇潇风雨变晴天,淡然和超脱,也会顺着湿漉漉的天气,一片一片,爬出一份繁华和喜悦。没有竹杖芒鞋,此时,却心轻胜马,也无风雨也无晴。
心头种菊,种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夏丏尊拜访弘一大师,弘一大师正在吃饭,菜十分简单,只有萝卜一碟、白开水一杯、大米饭一碗。夏丏尊于心不忍,想给其添菜,笑问:“你不嫌腌萝卜咸、白开水淡?”弘一大师笑了笑,道:“这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人生咸淡两由之,个中滋味须品味。弘一大师不吃荤,但素菜种种,也是应该有得吃的,但他宁愿咸萝卜下菜、白开水做汤。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只有经历了大起大落,才更能懂得、认得、识得。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弘一大师明白了“淡”才是生命的原味。
心头种菊,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修炼。苏轼为了心头一片淡然,就修炼了一生。他因诗而名,因诗而少年得志,也因诗而获嫉、获罪。乌台诗案后,他贬谪黄州,穷山恶水自不比京城繁华,从此一朝风流、一朝落魄。所有的人都看他笑话,以为他会一蹶不振、消沉落寞。而他,却在黄州的山山水水中,活得悠然自在。朝,躬耕渔樵;暮,斋居读书。他心头种菊,人淡如简,把人生的阵阵风雨,修炼成内心的旷达和淡然,让自己的一支笔,长出了一朵菊。于是,从《赤壁赋》到《后赤壁赋》,从《念奴娇·赤壁怀古》到《记承天寺夜游》……一篇篇佳作,从此千古流传。
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唯有淡然,才能泰然处之。任世间有轻我、贱我、恶我、骗我之人,都且去忍他、让他、由他、避他。唯有旷达,才能超脱苦难,笑看风云——行则流水,动则行云。而淡然和旷达,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坚贞和执着。
在心头,种上一片素菊,没有浓烈的芳香,也没有缤纷的色彩。可是,“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淡看人生,才能长在荣辱之外、名利之外、诱惑之外,却丰富在骨气之内、修养之中。用这一片素菊,来对抗困厄、苦难,才能于薄凉的红尘之中翻滚,炼就一双菩提慧眼,洞察世事,回归简朴。
且在心头种素菊。心如初,人才如初。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培英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15日第16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