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教育领域,一场渐变式的改革正在酝酿。
11月,十九届中央深改组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会议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随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撰文指出,“研究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办好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
这些重要政策导向都说明,下一步的教师教育从指导思想、发展格局到培养模式,都将呈现出新的变化。
一年来,在教师教育实践层面,一系列创新举措似乎作出了适时的呼应,让我们从中触摸到未来教师教育变革的脉动。
公费师范生培养渐成燎原之势
2017年2月,本报推出了山东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的系列长篇报道,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该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了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
根据该计划,9所山东省属高校面向全省招收3000名免费师范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收学费、住宿费,享受每年4000元生活补助,同时还将接受全新的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学生一录取就被预留编制、岗位,毕业后直接安排到学科教师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
在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看来,此举是通过公共政策撬动一个重大问题,即吸引优秀学生就读师范专业。从效果来看,这一政策效应也初步显现。2016年,山东省免费师范生报名人数21000人,录取比例1:7,录取成绩远超该省计划分数线。
这样火爆的招生场面,在其他各省的免费师范生招生中,也屡见不鲜。在河南,今年首次面向全省招收2000名小学教育专科层次的免费师范生,吸引了11669人报考,竞争最激烈的专业录取比例1:26。湖南省是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培养改革的省份,在一些县市,录取比例达1:10。
显然,通过公费培养的办法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教育,从初步实践来看,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自从 2007年,国家在部属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以来,各省也相继跟进。目前,湖南、山东、河南、重庆、福建等许多省份都已推出了省属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而且,相比而言,省属师范院校培养的免费师范生似乎更“适销对路”,更能满足各省师资短缺的需求。
面对目前各省积极参与免费师范生培养的“燎原”态势,有关人士撰文指出,无论部属层面还是各省层面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其实质都是国家“公费”培养,因此建议统一为“师范生公费教育”,这样做更能体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的国家意志,对学生而言获得公费培养资格代表一种特殊荣誉和国家使命,更具激励和导向作用。
师范教育传统的重新体认
以国家公费形式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就读师范,只是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第一步,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为师范生提供更好的、适合未来职业发展的教育。
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动向就是,为了适应当前小学教育需要,许多省份启动了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
毛泽东同志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0年创造性实施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并成为全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入选全国首批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单位。
为了让学生热爱农村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情意,湖南一师推出了两项改革举措。一方面,在培养方案上适应农村基础教育需要,对学生实行全科培养。另一方面,在培养过程中凸显实践导向,实践教学占全部课程设置的1/4。
“我们适应现代师范教育转型趋势,继承中师优良教育传统,创造性形成了乡村优秀小学教师培养的‘一师模式’。”湖南一师校长童小娇介绍。
今年河南省启动的小学教育专科层次的免费师范生培养,也把全科教育作为特色,目标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小学教师,要求师范生毕业后能胜任小学11门课的教学。
对此,在有着70多年中师教育传统的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院长王岩深有感触。当初,随着教师教育结构调整,中等师范面临转型,他们也曾有过失落和恐慌。但审时度势,他们从继承中师传统出发,立足于培养小学教师,逐渐办出新特色,相关专业培养实力跃居全国前列。
历史的发展似乎总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曾经被认为“过时”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随着对小学教育规律的深入认识,如今无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都表现出对小学全科教师强劲的需求。
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古”之举,不是以往中师办学经验的恢复或复制,而是在更高水平上的一种继承与创新。
以承担山东省小学教育阶段免费师范生培养的齐鲁师范学院为例,为做好新时代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他们明确了培养定位,以“知识博、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为特征,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不仅安排学院最好的师资,而且创新培养方式,教育教学理论课由两名教师联上,并实施“理论课+研讨课”的方式,保障培养质量。
“与传统的中师教育不同的是,师范生学习期间,有将近1/4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一站上讲台就是合格教师。”齐鲁师范学院教务处负责人梁承锋说。
师范专业发展走向标准化
1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指出,对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实行三级监测认证,认证结果为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在近年来教育标准化建设强力推进的进程中,《办法》的出台无疑是通过质量标准的制定,提升师范院校培养质量,进而提高未来教师队伍水平的关键举措。
可以说,《办法》的推出无疑是全国师范类专业的一次重大改革,这一改革也必将影响深远,改变我国教师教育的质量及格局。
当前,教师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着开放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亟待建立、综合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特色亟待强化、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亟待引导等新情况和新问题。
为此,经历了近3年的试点、调研和文件集中研制过程而出台的《办法》,将根据当前我国师范院校和教师教育专业的实际,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坚持“分级分类、特色发展、追求卓越”的认证定位;坚持“统一体系、学校申请、省部协同”的认证办法,最终形成推动建立师范专业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
实际上,《办法》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也顺应了一批师范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增强育人水平评估监测的需求。
在湖北黄冈师范学院,为保障培养质量,他们自主实施了“四阶段四能力”梯度递进的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比如学院规定,师范生在奠基阶段要实现“三字一话”四项技能样样过关;核心阶段实现课堂教学“四项能力”达标,即设计一节课,讲好一节课,说好一节课,做好一个课件;等等。
在湖南一师,学院按照“全实践、分阶段、有层级”的思路实施全程实践教学,在一、二年级重点强化学生的音体美素质养成和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教师口语等基本职业技能培养,并实施小学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测试认证制度,未能通过测试的学生不得毕业。
毫无疑问,《办法》的推出对师范专业的发展提出了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让注重教师教育质量成为一种必然的导向和自觉的追求,必将从深层次上提升未来教师的整体水平。
找到教师培训的专业存在感
日前,在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首届教师发展与管理专业的7名学生成了“香饽饽”,许多用人单位早早下手,向学院提出要预订这些毕业生。
与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普遍就业难的状况相比,这些学生着实十分“抢手”。原因也不难理解,他们来自全国第一个教师发展与管理的硕士点。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在3年的培养过程中,可谓是精雕细琢、手工打磨出来的,个个能文能武,既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又在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培训项目管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谈及专业创设初衷,华南师大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院长王红说:“目的是培养从事教师职后培训的专业人才,对教师培训来说,这绝对是推动其从事务性工作向学术化发展的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就像让教师培训在学术和学科殿堂里有了自己的‘牌位’,是让整个行业振奋的一个消息。”
当然,许多人也提出质疑,教师培训不就是一些事务性工作,怎么能作为一个教育专业呢?
对于这样的质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南师大原副校长、现任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在一次全国性会议上,曾意味深长地发问:职前4年与职后40年,孰轻孰重?
是啊,一个中小学教师一般在师范大学经过4年培养,入职后差不多要工作将近40年?他们漫长的职业生涯发展,到底由谁来关注?
关注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发展与管理专业设置的一个根本动因,目前王红和她的团队成员正从相关学术成果、研究课题、专业协会、专门学术刊物等各个方面完善该专业的设置。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件是,2016年11月,在上海,中国教育学会成立“教师培训者联盟”。在这次成立大会的论坛上,王红说,从事教师培训的人,要找到专业存在感、专业自信感和专业自豪感。这段话赢得了台下的热烈掌声。
同样值得注意的,今年年初,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也提出了“教师培训的历史转型”的命题,其中着重提出了“培训内容专业化”的问题。
或许,当这个问题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时,也同时意味着,中国的教师教育将迎来一场新的变革。
《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27日第14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