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程开发

徘徊于诗意读写和乡土文化之间

发布时间:2017-12-27 作者:张丽娟 来源:中国教师报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成长家园、智慧的传承纽带。文化的弘扬离不开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应该让传统文化课程兼具深度和广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在我看来,传统文化课程的支点可以总结为“社团引领、活动推进、读写支撑”,其目标是“扩充知识与经验,启发想象与思想,涵养感情与德行”。

传统文化课程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学习传统经典、领略先贤智慧,在思辨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这对于开始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非常重要。课程的起始阶段,应该注重国学经典的研读,主要包括先秦诸子散文,尤其是儒道两家的经典作品。学校可以将《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课程同时开设,让学生在同一时段感受不同思想的碰撞交锋,领略不同艺术的语言风格,初步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见解。教师可以在各类书籍中挑选一些精彩篇目,与学生一起“读而后思,思而后写,写而后议”,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读写能力,让先贤的睿智与变革的时代、鲜活的生命发生激烈碰撞,从而催发更精彩、更深邃的思想。

传统文化课程是古老的又是青春的。学校应该努力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不能让学生因时空的距离对传统文化望而生畏。这里推荐一部将古典与青春完美结合的小说——《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除去“古典小说”身份,《红楼梦》还被称为“青春期小说”,值得学生花时间阅读。《红楼梦》是一座宝山,与《红楼梦》相关的课程可以包括小说阅读、诗词创作、历史探究、服饰欣赏、美食品味等,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重点人物、关键回目、精彩描写,赏析其中俯拾皆是的诗词佳句。在读书报告中,学生可以摘录片段、勾画点评,可以发表议论、臧否人物,还可以吟诗作对、仿写判词,以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传统文化课程是朴实的又是诗意的。作为传统文化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古典诗词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诗词类课程主要包括吟诵、赏析、创作。吟诵可以采取任何风格,让学生在抑扬顿挫中还原诗歌的情绪和味道;赏析不同于逐字逐句的翻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开发专题课程,比如“白也诗无敌”(李白)、“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栏杆拍遍”(辛弃疾)等,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词背后的文学和艺术情趣;创作方面,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基本的格律常识,给他们进入诗词创作的“敲门砖”,同时提供典范作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赏析、模仿转向写作。

传统文化课程是文化的又是乡土的。每一处土地都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应该从乡土文化中挖掘内涵、整合资源。我所任教的康杰中学开发出一系列文化采风活动:游柳宗元故居,读柳宗元散文,仿照《永州八记》创作《运城三记》;游永济普救寺,读《西厢记》,尝试将戏曲改为小说;游夏县司马光墓,翻阅《资治通鉴》,创作与历史人物相关的诗词对联;游解州关帝庙、闻喜宰相村,结合之前的课程内容,以“游、读、写”结合的方式,选择相应的文学体裁进行创作。

传统文化课程是感性的又是思辨的。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文积累,就可以推荐他们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开设更加专业的传统文化课程。这个阶段,可以开设《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等专题课程,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撰写读书体会,进而学会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评价古诗文,甚至尝试用诗话等形式品鉴古诗词、文言文以及古代文艺理论。

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尝试将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相互渗透补充,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展开学科教学,还要始终将课程建设与学生发展联系起来。在课程评价方面,可以通过“日常总结、专题考核、成果展示、众评自评”等方式,将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落到实处。

学校应该以古典诗文为载体,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点,以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为目标,以社团引领、活动推动为方式,以诗意读写、乡土文化为支撑,打造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学校特色、个性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作者单位系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27日第16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