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只有教师被高度尊敬,世人才会诚恳地敬学向学。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就要借乡村振兴的东风,从尊师文化入手,重构乡村的教育生态。

尊师敬教 振兴乡村教育

发布时间:2018-02-07 作者:陈汝江 来源:中国教师报

“尊师敬教”与“尊师重教”虽一字之差,却是对传统尊师文化的深刻阐释。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教育必然要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人,乡村教育振兴关键在教师。

提升乡村教师职业自信

当前,乡村教师的职业状态参差不齐,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各地城区补充教师大部分从乡村选拔,留守在乡村的教师存在年龄老化、专业弱化现象,加之各类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辐射到农村,广大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普遍较低。

如何让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我们要迫切加以关注的,要通过各种途径提振乡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乡村教师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感受学生进步的成就感。让广大乡村教师从社会的期待中发自内心喜欢自己的职业,构筑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感召力。

在新时代,我们不但要注重培养乡村教师的敬业精神,更要有意识地帮助他们自我觉醒、自我成长,培育他们的精英意识,这样才能提升乡村教师的自信心。

优化乡村教师培养机制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短板有所改善,但我们应看到,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聚集的态势并没有减缓,农村教育的处境仍然十分尴尬。

当前乡村教师队伍结构令人忧虑,以大田县为例,由于人口增加带来的生源增长,乡村教师队伍未能及时补充,乡村教师严重不足,许多代课教师重返课堂。他们待遇较低,培训机会少,专业成长几乎无从谈起。

不堪其忧的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中等师范学校已并入当地本科学院,本科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大田县通过公开招考的新教师中,师范专业占比不到一半。

为了解决师范生生源质量差、高素质小学教师短缺和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开创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模式,成为公费师范教育的创举。这是很好的典范,各地可以借鉴这一做法。

刚刚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未来国家和地方应大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保障,拓展提升渠道和发展空间,让更多的学生愿意报考公费师范生,让国家的政策得以可持续贯彻实施。

大兴乡村尊师敬教之风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传统的尊师文化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精神力量,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也是振兴乡村教育的“根”。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各地普遍存在的传统文化优势,塑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通过政府引导、公众参与、活动搭台,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重振师道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教师队伍的话语权,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组织考察、举办沙龙等,全面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领头雁和先行者。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只有教师被高度尊敬,世人才会诚恳地敬学向学。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就要借乡村振兴的东风,从尊师文化入手,重构乡村的教育生态。

(作者系福建省大田县教育局副局长)

《中国教师报》2018年02月07日第14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