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汤金波老师的物理复习课,我感受颇多。分析这节课的同时,也让我对好的初中物理课有了新认识,并总结了“四字诀”:
首先,课堂实验,新。一节《声现象》复习课,平时复习“声”这个章节时,教师很少做实验,一是觉得实验简单学生没问题,二是怕麻烦不想深挖。然而,汤老师的课设计了许多新颖的小实验,这些精心设计的实验让人耳目一新,总会让人惊叹——因为每个实验一开始时在场的师生都觉得是不可能做到的,但通过巧妙的设计都一一完成了。例如,汤老师提出如何利用掌声测声速?教室内能否测?书上的方案可行吗?与学生讨论后,在教室里做了听声举旗实验,随后又播放测声速的视频……学生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得出结论。
其次,知识整合,妙。汤老师的课需要品。细细听来,他对知识点和实验的整合都十分恰当,体现了新颖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的环节从生活应用中引出规律,有的是从探究中得出规律,有的又联系生活激趣引疑,有的则像是在表演魔术一样振奋人心。例如,汤老师提出“人的听力和年龄有关吗?”学生利用几个高频声音、扬声器和米粒,完成探究实验并得出结论: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听觉频率范围会缩小——这是书本上没有的实验,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主体,每个学生都是探索者和发现者,物理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完成,体验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同时,汤老师还自创教具紧扣课题,课堂上学生相当活跃,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通过实验和知识点的整合,新颖、有趣、创新、实效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再次,环节过渡,精。各教学环节虽形式各异,似无法,却有定法在其间。课堂上每个教学环节都处理得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引人思考。这堂课所有的实验都围绕“声的产生和声的三个基本特性”展开,先是通过手掌发声小游戏,说明了声的产生本质是物体的振动,然后通过判断两个皮球有水实验、钢琴实验等,都是在复习声音的三个主要特性。
最后,启发质疑,实。在物理实验中,学生会出现不同的疑问,汤老师总能灵活处理和点拨。他的语言具有启发性、引导性,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没有暗示,又十分恰当。而每个研究问题的过程和结论都不是汤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点拨中“悟”出来的。真正用真问题串起一节课,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激荡。
汤老师根据所教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边学边实验,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下,逐步对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改进实验设计的能力。汤老师的创新实验让在场听课教师为之震撼,也颇受启发。我们将坚持自己的创新实验之路,不断学习、不断践行。
(作者单位系江苏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14日第5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