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共同体促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14 作者:张竹云 蔡 琼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师共同体是指包括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行政人员等借助网络、会议、访学等手段,通过反思、对话、交流、协作等,自愿组合形成的教师组织。它有别于以往备课组、教研组等传统教师组织形式,更偏重于教师的自愿组合,涵盖成员更广泛、规模更大、更富有活力。

2010年,中南民族大学教师共同体依托学校国家级教师教育中心,秉承“行动、反思、协同、创生”的工作理念,发挥学术性和服务性双重属性,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学校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精神,重新调整原有组织机构和相关职能,紧紧围绕教学培训、教学研究、教学咨询、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以及辐射和引领区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等6大职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教师共同体组建以来,每月开展两次“教学午餐会”,建立共同体博客、QQ群,使面对面交流与网络研讨互为补充,使“学习、研究、合作”成为共同体成员的工作方式。教师共同体的形成,建立在“共同”的理念上。教师秉承教书育人的理念,应把教师职业当作一生的事业去追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自我。在共同理念的基础上,教师们自觉组合,在一个教学专业平台上共同进步。

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有自己的一套行为举措,有一对一解答困惑的教学咨询、每月两次的教学午餐会、更新的课程模块、沙龙教学、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新进教师的入职培训等。

所谓“教学午餐会”,就是利用教师中午时间,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研究讨论,无行政领导参加,或者大家都以教师的身份参与,有相应的主讲人和主持人。迄今为止,“教学午餐会”已成功举办49期,每次参与教师三四十人以上,初步统计已经服务了1700多名教师。如第44期午餐会,围绕“如何写好研究论文”为主题,特邀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余新国担任主持,全校近50名教师参与活动。余新国教授简述了自己对如何写好一篇科技论文的见解。他认为“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并分享了自己做研究工作的经历,给教师提供学术论文方面的帮助。又如第48期“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采取随堂听课、课后访谈等形式,走进教师课堂,对他们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观摩听课,对以上课程模块化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这些活动,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交互听课、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的机会和“平台”,也能够帮助教师将零散、感性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提炼,上升到理论层面,这对他们后续有关教学研究很有帮助,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能力提升的平台。

“教学咨询”是教师共同体的另一重要活动载体。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教学咨询委员会,由来自校内外的17个不同单位的21名专家组成,主要工作是为学校提供意见和建议,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评估与服务,研讨各学科专业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组织开展本科教学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项目申报,审议、推荐有关教学改革方案和成果。实行一对一解答困惑,这样有利于指导与推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宣传推广优秀教学成果,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10门专业课程为载体,实施“本科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方案”。每门课程设置前沿导读、专题、实训三部分。前沿导读,即阐明专业课程在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及发展动态;专题研讨,即反思传统课程实施取向,探讨专题式课程资源的呈现以及相应的融合多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项目实训,即探讨项目主题的选择、项目展开的过程。这样的形式,改变了以知识点讲授、以单一的教材为依托的传统课程组成方式,实现“以专业能力提升需求”“以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目标”,促进学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实际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能力,同时也有利于鼓励、引导教师与自身专业相结合,寓研于教,积极主动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同时,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过“沙龙教学”的方法,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每期从11所民族院校选出25名学员进行培训,至今已经举办4期沙龙教学。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双语教学培训从师资力量、培训方式与教学内容上推动了学校国际化进程,并且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探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与尝试,推动双语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心将对参训学员进行跟踪与关注,提供相关服务,可持续推动双语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此基础上,学校教师教学中心重视学术交流,通过开展年度教学改革专题研究项目报告会、集中结项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做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让教师将教学与教研结合起来,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一起相互交流借鉴,对自己的教学理论进行研究。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教师只有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为帮助新进教师快速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中心每年都会开设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班,围绕角色定位、课堂组织、课堂管理、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师生互动等专题展开,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讨论沟通交流的模式进行;开设双语教学班,鼓励教师将培训收获应用于教学之中,不断推动双语教学发展。这一系列入职培训,可以帮助新进教师快速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质量。

此外,中心还倡导“在线学习”,整合校内资源,构建中南民族大学教学资源库。目前,1门国家级、21门省级、71门校级共93门精品课程全部入库上线;还有1门国家级和7门校级以上视频课程正在逐步入库,即将全部上线。根据规划,计划3年内建设近4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并全部上网供全校师生免费使用。学校建立了中南民族大学网上教学平台,开设精品课程网,鼓励自主开发创作,选取师生创作的优秀电子作品和教案课件,发布在网络上供其他同学观摩学习。挖掘名师资源,构建名师系列精品讲座,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总之,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自我评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平台,通过教师共同体这一有效的组织运行方式,让每位教师都得到了发展:促进他们研与教的协同、传道与授业的协同、师与生的协同、教与育的协同以及多元文化的协同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组织运行方式,学校构建了一整套“入职-实践-提升-评估-学习-提升”的新模式,让教师在实践学习中成长和进步。

(作者单位均系中南民族大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14日第13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