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为学生点赞

发布时间:2018-03-28 作者:梅洪建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1年,一个朋友问我:“您现在如何对待你的学生?”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答案是,“心态是感恩,行动是报恩”。

有人觉得这样说十分矫情,甚或虚伪。但我真的深深以为,如若没有孩子们的给予,我没有今天的收获,是孩子们让我构筑了幸福教育的图景。

那是2006年7月26日,在受聘副校长职务之后,我收到了郑家斌的来信——

尊敬的梅老师:

您知道吗?虽然您把许多同学送进了大学的校门,但我想告诉您,我们过得不快乐,真的不快乐!在您看似民主的背后,恰恰是让我们给自己戴上了一道道枷锁。

您知道吗?我们需要的是自由地翱翔,而不是被动地管束;我们需要的是特长的发挥,而不是做纪律和分数的奴隶;我们需要的是人人平等地成长,而不是在几个班干部的执行中失去锻炼的机会;我们需要的是切身的成长体会,而不是您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我们需要的是成长的方向和成长的动力,不是班级规定的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我们需要的是成长的快乐,而不是成长的压抑……

第二年6月,我辞去了行政职务。家斌的信让我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众多孩子伤痕累累的心上的。我不能站在行政的高位对同事们指手画脚,因为我还不懂教育。

我开始细细梳理过往的每个细节,把自己当作学生,设想他们的需要。一段时间的反思让我明白:教育绝不是站在高地指点孩子成长,而是俯下身子为孩子的需要培土施肥,让每个孩子最大化地成为他自己。这就是“培育-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

如果说遇见家斌让我构筑了“培育-发展”思想的话,遇见彦让我开始从宏观构建走向微观思考。

那次月考,彦的态度极不认真——一个三五行的空白处,他第一行答题是标准的空两格,第二行却会空五格,而第三行可能是四格,第四行可能是六格……一张试卷乱七八糟。我可以接受一个孩子现状不好,但我难以容忍学生学习态度出问题(事实上彦总分蛮高的),分析考卷时我对彦发了火。

彦缓缓地站起来,嗫嚅着说:“我怕批卷老师嫌回答的内容太少,我想把空格填满。”

之后,我开始深思孩子的本性是什么,孩子意味着什么?于是,我阅读夸美纽斯、蒙台梭利、孙瑞雪等。我开始明白:不要轻易地否定一个孩子,哪怕是错误的事情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善良的动机。于是,我在日记里写下:不要轻易否定一匹在草原上散步的马,每一个马蹄的梦想都是踏遍天下。

现在,我构筑的是有着温润灵魂的教育场,因为我遇见了茅陈璐。她在师生交流本上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寒假作业这么多,您是怎么一篇篇读过来的,还那么认真地写上评语。为您的尽心敬业点赞,发三朵小红花。看着交流本上的三朵小红花,我忍不住喜悦,与所有能分享的人分享了我的喜悦。我喜悦,那么我的搭班老师呢?我的孩子们呢?我的家长们呢?沿着这条路,我构筑了一种师生、生生、家校、家生等多维一体的“点赞”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彼此认为是生命中的贵人”,让欣赏与感恩构成了一个有温润灵魂的场。在这个场中,每个人都有归属感,每个人都有存在感。

这是被我命之为“第三种班级生态”的新路径。这条路上,我幸福着。

每一次成长,都有孩子们的助力。所以如果再有人问我:“您现在如何对待你的学生?”我依然回答:“心态是感恩,行动是报恩。”

(作者单位系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28日第8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