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近年来,“中国风”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文化领域,如音乐、服饰、电影之中,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国奥小学也以“中国风”为切入口,带领学生徜徉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河流。

最美不过中国风

发布时间:2018-03-28 作者:孙艳杰 来源:中国教师报

课程背景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一种蕴含大量中国元素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将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可以让学校特色更突出、内涵更丰富。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因此学校开设了“中国风”系列课程,组建课程开发委员会,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

课程目标

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让学生亲近、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强化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发挥教师的专长和爱好,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教材开发能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课程内容

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思想课程。校园文化体现中国风,师生不仅可以放眼看世界,也可感受浓厚传统文化气息。

以“特色课”为核心的体艺类课程。包括中国话(经典诵读)、中国鼓、中国画、中国纸(剪纸)、中国笔(书法)、中国扇(太极扇)等。

以“活动课”为核心的活动类课程。以“多彩的中国节日”为切入点,挖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为圆心开展教育活动。

课程实施

创建“中国风”校园文化。师生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中国风”,例如编写“中国风”系列校园文化解说词。

开设特色课程。为2-6年级学生开设中国鼓、中国画、中国纸(剪纸)、中国笔(书法)等课程。此外,每天早上学生学习“中国话”(经典诵读)课程,每天上午大课间学习“中国扇”(太极扇)课程。

开展专题活动。根据我国传统节日时间顺序,每学期安排1-2次中国节专题活动。

课程安排及授课对象见下表。

课程评价

评价内容多维化。对课程本身进行观察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分析评价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便适时调整。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知识信息的获取,更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并行。

评价方式多样化。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搜集能够反映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资料,比如关于学生艺术测评等级评定,学生参加活动后的感悟、师生评价和家长反馈信息等。教师使用事实评价学生,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国奥小学)

本月点评嘉宾:洛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张欣

课程设计兼顾宏观与微观

“纲举目张”,做好一件事,首先要有行动纲要,做好纲要,再对纲要进行系统的条目编撰,然后再将条目细化,最后才是实施。在课程研发和课程实施中,课程纲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国奥小学“中国风”系列课程的实施纲要旗帜鲜明、方向明确,主张课程特色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这种明确阐释课程主张的做法值得学习。

从课程设计理念方面分析,“中国风”系列课程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有效落实了新课标要求,把握了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

任何一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都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做保障,有一个智库做支撑,国奥小学“中国风”系列课程做到了这一点,学校组建了课程开发委员会,并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给予相应的支持。

“中国风”系列课程创意新颖,顶层设计也相对完备,但该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课程本身的单元结构等方面指向不够明确。特别是缺少时空要素的具体分配,缺少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中国风”系列课程的定位和所占“比重”,也缺少对课程结构微观而具体的建构。

此外,课程目标也应进一步细化。如果课程目标不具体、不系统,会导致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如果课程内容无法精准对接学生需求,课程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28日第7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