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一种蕴含大量中国元素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将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可以让学校特色更突出、内涵更丰富。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因此学校开设了“中国风”系列课程,组建课程开发委员会,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
课程目标
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让学生亲近、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强化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发挥教师的专长和爱好,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教材开发能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课程内容
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思想课程。校园文化体现中国风,师生不仅可以放眼看世界,也可感受浓厚传统文化气息。
以“特色课”为核心的体艺类课程。包括中国话(经典诵读)、中国鼓、中国画、中国纸(剪纸)、中国笔(书法)、中国扇(太极扇)等。
以“活动课”为核心的活动类课程。以“多彩的中国节日”为切入点,挖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为圆心开展教育活动。
课程实施
创建“中国风”校园文化。师生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中国风”,例如编写“中国风”系列校园文化解说词。
开设特色课程。为2-6年级学生开设中国鼓、中国画、中国纸(剪纸)、中国笔(书法)等课程。此外,每天早上学生学习“中国话”(经典诵读)课程,每天上午大课间学习“中国扇”(太极扇)课程。
开展专题活动。根据我国传统节日时间顺序,每学期安排1-2次中国节专题活动。
课程安排及授课对象见下表。
课程评价
评价内容多维化。对课程本身进行观察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分析评价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便适时调整。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知识信息的获取,更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并行。
评价方式多样化。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搜集能够反映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资料,比如关于学生艺术测评等级评定,学生参加活动后的感悟、师生评价和家长反馈信息等。教师使用事实评价学生,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国奥小学)
本月点评嘉宾:洛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张欣
课程设计兼顾宏观与微观
“纲举目张”,做好一件事,首先要有行动纲要,做好纲要,再对纲要进行系统的条目编撰,然后再将条目细化,最后才是实施。在课程研发和课程实施中,课程纲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国奥小学“中国风”系列课程的实施纲要旗帜鲜明、方向明确,主张课程特色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这种明确阐释课程主张的做法值得学习。
从课程设计理念方面分析,“中国风”系列课程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有效落实了新课标要求,把握了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
任何一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都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做保障,有一个智库做支撑,国奥小学“中国风”系列课程做到了这一点,学校组建了课程开发委员会,并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给予相应的支持。
“中国风”系列课程创意新颖,顶层设计也相对完备,但该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课程本身的单元结构等方面指向不够明确。特别是缺少时空要素的具体分配,缺少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中国风”系列课程的定位和所占“比重”,也缺少对课程结构微观而具体的建构。
此外,课程目标也应进一步细化。如果课程目标不具体、不系统,会导致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如果课程内容无法精准对接学生需求,课程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28日第7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