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于晓冰:这个中年教师不“油腻”

发布时间:2018-04-25 作者:本报记者 金 锐 来源:中国教师报

于晓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从教以来,一直致力于优秀国学经典文化在中小学的普及工作。曾担任北京市西城区兼职教研员,西城区中考备考命题组成员,北京市中考语文考题评价专家组成员,开明版语文教材编委,人教版国学教材编委。

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于晓冰见面之前,以为这个名字属于一位女教师。见面之后,才发现是一位中年男教师,一个胖子,络腮胡,不修边幅,看起来还有一点“油腻”。

考试成绩不佳的“中考专家”

在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中,于晓冰连续10年在北京市西城区参与中考卷命题,他对十几年来的中考题发展变化信手拈来,甚至随便说出一道中考题,他就能指出是哪一年的哪一道题,这道题是从之前的哪一道题演变而来,在这之后又有了怎样的发展。

对中考试题的熟悉达到这样的程度,我想他的课一定会受到家长的追捧。但事实上,他只有三四次带毕业班的经历,更多的情况是带到初二就被家长“吐槽”,或者搭班的班主任不满意,要求学校更换语文老师。原因竟然是于晓冰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普遍一般。

这很令人吃惊。于晓冰却很坦然,他认为如果初一、初二就开始盯着考试,针对考查范围极为有限的内容反复训练,固然可以拿高分,却让学生误以为这就是学习语文的正确路径,以后就难以突破了。“初一、初二这个阶段,应该有意识地打好基础,不必过于在乎考试分数,需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扩展阅读,将来才有可能厚积薄发。” 于晓冰说道。

因此,于晓冰很少给学生布置作业,直到初三仍然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布置硬性作业、不拖堂、不加课,更多地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体会语文的乐趣。

初三学生的成绩如何,他笑着告诉记者:“逆袭!”他为数不多的几次带毕业班的经历,学生的语文成绩往往从年级倒数一跃而至年级前列。因为之前有厚重的基础,再加上于晓冰对中考试题极为熟悉,能够迅速带领学生举一反三,完成应试备考。

“教师必须有‘大语文’观,把语文当作‘语言和文学’‘语言和文化’来讲授,而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功能要通过‘文学和文化’的讲授来实现,不能空喊口号,尤其不能为了思想性而忽视文学性;要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文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就是于晓冰的语文教育观。

国学课的“造景”和“借景”

基于“大语文”的教育观念,于晓冰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确语文学习观念为己任,在学校第一次开起了“国学课”。于晓冰自编国学课教材,讲《声律启蒙》,讲《论语》,讲古今名联,讲中小学的必背古诗文及相关拓展。

传统文化包罗万象,于晓冰之所以选择这些内容,是因为这些内容在中考或高考中都会涉及。“设计教学内容时,不能先讲“无用之用”,而是要以‘实用’为切入点。”于晓冰说,“在学习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再给学生补充扩展国学内容,必然会让他们觉得是在额外增加负担。如果还是给他们讲‘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他们很难体会,不如先突出‘实用’这方面的因素。”

于是,于晓冰一方面固然要说“大用”的问题,另一方面更要说“实用”。通过“实用”引起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视,从而在点滴浸润中,让学生慢慢体会国学对于人生成长的“大用”。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看似有些无奈,但也是在这个功利浮躁的环境下能够采取的折中办法。

虽然有了教材,但于晓冰并不完全照着教材走,他反复提及的是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材就是个例子”。所以,他在使用教材时非常灵活。

于晓冰在上课时经常涉及一对关键词——“造境”与“借境”。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习惯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但是,这种情境更多是有意设计的结果,学生能够明确感受到“请君入瓮”的意味,效果便弱化了很多。

学生对国学本身就有疏离感,如果仍旧一成不变地采用“造境”的方式上课,可能效果会更差。因此,于晓冰尽可能采用“借境”的方式,充分利用每一个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情境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刮大风的时候,他就和学生玩飞花令,一起说带有“风”字的诗歌;下大雨的时候,他就给学生讲一讲古代经典中关于“雨”的描写有哪些,古人从这种天气现象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学生发生矛盾、推卸责任的时候,他就给学生讲“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样的“借境”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让他们从心理上更愿意接受。

“借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远比“造境”困难得多,因为“造境”是固定的、可控的,“借境”则是随机而不可控的。显然,“借境”需要教师有更多储备,要像魔术师的帽子一样,随时随地变出奇妙的东西。为了能更好地“借境”,于晓冰会有意识地多做储备。比如,春夏秋冬、风花雪月这些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他就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整理;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用经典可以怎样深入解读,他也会有意识地积累。当这些“境”发生的时候,学生会觉得老师是在不经意之中讲给他们的,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老师长时间、有意识积累的结果。

对于国学的态度,于晓冰说:“我虽然热爱国学,但绝不迷信,不相信国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虽然经典所讲的道理可以穿越时空,但是这种穿越时空必然要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才能充分显示它的生命力。同时,国学也只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哪一种文化,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都是在适应它的时代和环境下产生的。历史发展的事实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前行发展,拥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于晓冰教国学时,绝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他时常告诫学生,要有一颗中国心,但是要做世界的公民,要有世界的眼光、世界的胸怀。因此,于晓冰也会不断推荐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

业余经营公众号的“网红”

在教书育人之余,于晓冰还悉心经营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名字叫“水寒说语文”,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网红”。

许多人看到“水寒”的时候,就想起来了“风萧萧兮易水寒”这句诗,就想起来了荆轲刺秦的故事。但于晓冰的“水寒”并不是这个来历,因为 “风萧萧兮易水寒”之后就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还不想“一去兮不复还”。

于晓冰说,“水寒”是他的字,出处是《荀子·劝学》中的“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前面的一句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他给自己取“水寒”为字,就是希望学生都能够超过他,能够“青出于蓝”。

于晓冰的公众号文章,有金刚怒目,对各种不良教育现象的尖锐批评;也有菩萨低眉,条分缕析地诉说自己对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他说,自己关注热点但不会刻意“蹭”热点,当然也不回避热点。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绝不写心灵鸡汤”“但问是非,不问利害”。

当有人提出语文老师的实力在命题的时候,他就写《语文老师的实力在命题,你是不是在逗我》,用切身体会讲述语文老师更应该把读书放在首位,因为命题只是读书的一个“副产品”而已。

当许多人宣传这样或者那样的答题技巧可以“一招制敌”的时候,他就写《如果你完全相信那些所谓的答题技巧,那你就掉到坑里去了》,从命题和答题的角度讲述为什么那些答题技巧并不靠谱。

当有人笃信“提高一分,怼掉百人”的时候,他就写《没有分只是你觉得会要命,只知道追分才真的会要命》,就写《狂热追求高分既是病态,也是无知》,就写《我主张平时考试八十多分就好》。

当《论语》被纳入中高考,一直给学生讲《论语》的他,却写了《听闻<论语>纳入高考,最初开心,但接着更多是担心》。虽然他深爱着《论语》,希望学生多读《论语》,但又深深担忧“一重视就考试,一考试就拧巴”的情况。

与于晓冰的谈话是很温和的,他并没有展现出公众号文章中所显示的那种激烈。他告诉我,他是“冷眼观教育,热肠做教育”,或许这就是“爱之深,责之切”?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需要大张旗鼓,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静下心来,不为名、不为利,将教育的种子播撒下去,总有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

这让人想起他的公众号自我介绍中的一副自勉联:“读诗书,羞为名,耻为利;诵经典,出于口,入于心。”

这就是于晓冰,他并不是看起来那种不修边幅的“油腻中年”,而是一个有着深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的“非常教师”。

《中国教师报》2018年04月25日第8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