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校长手记

打造公民社会的摇篮

发布时间:2018-06-20 作者:董 梅 来源:中国教师报

从灌输、服从到唤醒、发现,我们用4年时间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学校,最重要的地方是教室。如今,不管走进哪间学科教室,成人都会被浓郁的学科文化所浸染,更不用说学生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定了每个人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不同,课程安排更加灵活,更具有回应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选择,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课表。这里有自我引导的教育,学生的学习自主而高效。在教师心里,每个学生都不同,奔跑在属于自己的成长跑道上。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和发现自我。我们的教师撰写教育反思是家常便饭,而教师的每一次反思都指向课堂观察、学生状态。每周的教研话题,基本来源于大家的反思。在这里,知识的落实反而成了达成能力的载体。

除了课堂,其他一切活动在“家族”中展开。“家族”高度自治,“家族”组成和“家规”也由学生自己商定。每个“家族”配一个教师,担任“史官”,记录“家族”活动,负责外出游学时的安全工作,但没有指挥权和决定权。学生自治看来事小,实则重大,因为这是在每个学生心里播下民主的种子。

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机会、营造环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从中学会尽责、宽容、关爱、鼓励、自省等人格特征,从而使学校自身成为一个微型公民社会,更成为培养合格公民的摇篮。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高新金马公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18年06月20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